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pèi

ㄆㄟˋ

部首 車

部外 15

总笔画 22

简体 辔

䩛 辔 𢢦 𢥩 𣦱 𦆕 𦇷 𨏯 𨏷 𬘄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8F61

上下结构

5544441251112554444251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xlxk

vfr

zfzj

22609

拼音 pèi

注音 ㄆㄟˋ

部首 車 部外 15总笔画 22

基本区 8F61笔顺 5544441251112554444251

通

轡 基本解释

● 轡

pèi ㄆㄟˋ


  1. 駕馭牲口的嚼子和繮繩:~頭。鞍~。按~徐行。

英语 bridle of horse, reins

德语 Zaum (S)

法语 rênes,bride

【漢典】

轡 详细解释

詳細字義


◎ 轡

轡 pèi

〈名〉

(1) (會意。从絲,从軎。从絲,與繩索有關。軎: wèi,套在車軸末端的金屬製圓筒狀物,上有穿口,用以納轄。本義:駕馭牲口用的繮繩)

(2) 同本義 [reins]

轡,馬縻也。——《說文》

執轡如組。——《詩·邶風·簡兮》

執策分轡。——《禮記·曲禮》。疏:“御馬索也。”

公子執轡愈恭。——《史記·魏公子列傳》

或攬轡寒帷。——清· 周容《芋老人傳》

又如:轡勒(控制馬的繮繩和口勒);轡銜(馬繮繩和馬嚼子);轡策(御馬的繮繩和馬鞭);轡靷(御馬的繮繩和引車前行的皮帶)

(3) 借指馬 [horse]。

如:轡兜(馬的頭盔)

(4) 牽;駕馭 [lead]。

如:轡馬(牽馬;馭馬)

(5) 喻法令 [law]。從轡(遵循法令)

常用詞組


轡頭
【漢典】

轡 國語辭典

轡ㄆㄟˋpèi
名
  1. 控制牛、馬等牲口的韁繩。《禮記·曲禮上》:「執策分轡,驅之五步而立。」唐·孔穎達·正義:「轡,御馬索也。」《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市人皆觀公子執轡,從騎皆竊罵侯生。」

  2. 指韁繩與套在牲口嘴中的銜勒。如:「鞍轡」、「轡頭」。

【漢典】
【酉集下】【車】 轡·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5

轡 《康熙字典》

【酉集下】【車】 轡·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5

【廣韻】【集韻】【韻會】兵媚切【正韻】兵臂切,𠀤音祕。【說文】馬轡也。【釋名】轡,咈也。牽引拂戾以制馬也。陸佃曰:御駑馬以鞭爲主,御駻馬以轡爲主。

又叶補密切,音必。【王融詩】早輕北山賦,晚愛東臯逸。上德可潤身,下澤有徐轡。

【漢典】
【卷十三】【絲】

轡 《说文解字》

【卷十三】【絲】
『說文解字』

馬轡也。从絲从軎。與連同意。《詩》曰:“六轡如絲。”兵媚切

『說文解字注』

(𦆕) 馬𦆕也。从絲車。 各本篆文作轡,解作从絲从軎。五經文字同,中从軸末之軎也。惟廣韵六至轡下云:說文作𦆕。此葢陸法言、孫愐所見說文如此,而僅存焉。以絲運車,猶以㚘輓車,故曰𦆕與連同意,衹應从車,不煩从軎也。今據以正誤。 與連同意。 見連輦二字下。兵媚切。十五部。 《詩》曰:“六𦆕如絲。” 小雅皇皇者華文。此非以證𦆕字,乃以釋从絲之意也。六𦆕如絲毛傳曰:言調忍也。如絲,則是以絲運車。故其字从絲車。凡引經說會意之例如此。

【漢典】

轡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pʰei˥˧ 唐代读音 byì日语读音 TAZUNA KUTSUWA韩语罗马 PI现代韩语 비

客家话 [海陆腔] bi5 pi5 [宝安腔] bi5 [台湾四县腔] bi5 pi5 [客英字典] bi5 bi3 [客语拼音字汇] pi4 [梅县腔] bi5粤语 bei3

近代音 滂母 齊微韻 去聲 配小空;中古音 幫母 至韻 去聲 祕小韻 兵媚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屑部 ;王力系统:幫母 質部 ;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轡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轡」 粹1125合33030 「轡」 公貿鼎西周中期集成2719 「轡」 天策 「轡」 說文‧絲部   「轡」 「辔」 「轡」
「轡」 粹1426合33145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䩛
辔
𢢦
𢥩
𣦱
𦆕
𦇷
𨏯
𨏷
𬘄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珮(pei4)
    2. 旆(pei4)
    3. 䟺(pei4)
    4. 淠(pei4)
    5. 昢(pei4)
    6. 棑(pei4)
    7. 伂(pei4)
    8. 佩(pei4)
    9. 帔(pei4)
    10. 媐(pei4)
    11. 㾦(pei4)
    12. 㣆(pei4)
同部首
    1. 䡱
    2. 䡘
    3. 䡸
    4. 輲
    5. 轢
    6. 䡟
    7. 䡬
    8. 輥
    9. 䡕
    10. 輪
    11. 䡇
    12. 䡞
同笔画
    1. 䆎
    2. 驚
    3. 蠦
    4. 穰
    5. 欋
    6. 鰸
    7. 邏
    8. 龒
    9. 黰
    10. 䲄
    11. 䉮
    12. 鼇
初中古诗词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南北朝·佚名 《木兰诗 / 木兰辞》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汉·司马迁 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周亚夫军细柳》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