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 基本解释
蹇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形〉
(1) (形声。从足,寒省声。本义:跛足)
(2) 同本义 [lame]
蹇,跛也。——《说文》
蹇膝伸不屈、易蹇、往蹇来连。——《素问·骨空论》
驾蹇驴而无策兮。——《楚辞·谬谏》
郤克偻,而鲁使蹇。——《史记·晋世家》
策蹇驴,囊图书。——马中锡《中山狼传》
红装而蹇者。——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又如:蹇兔(不能急走的跛脚兔。比喻弱小者);蹇驴(走不快的羸弱之驴);蹇人上天(跛子登天。比喻不可能的事)
(3) 艰阻,不顺利 [hard;untoward]
蹇侘傺而含戚。——《楚辞·九章·哀郢》
又如:蹇拙(艰险;不走运);蹇蹇(艰难、不顺遂的样子);蹇剥(艰困,比喻时运不好);蹇步(行走艰难);蹇连(艰难的样子)
(4) 通“謇”。口吃 [stutter]。
如:蹇言
(5) 傲慢 [proud]。
如:偃蹇;骄蹇;蹇纵(傲慢放纵);蹇傲(高傲;傲慢)
(6) 正直的样子 [upright]。
如:蹇辞(忠正耿直之言);蹇蹇(忠正耿直的样子)
(7) 行动迟缓 [slow]。
如:蹇蹶(步履缓慢的样子);蹇缓(步履缓慢)
词性变化
〈名〉
(1) 劣马或跛驴 [jade or lame donkey]
策蹇赴前程。——唐· 孟浩然《唐城馆中早发寄杨使君》
又如:蹇味儿(驴子的别称;蠢驴);蹇驴一鸣,荒鸡三号(天亮时。比喻事情见了分晓);蹇驴(跛蹇驽弱的驴);蹇蹄(劣马);蹇瘠(瘦弱的驴马)
(2) 姓
〈动〉
骑驴 [ride a donkey]
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常用词组
蹇 國語辭典
-
跛腳、行動不便。《史記·卷三九·晉世家》:「卻克僂而魯使蹇。」宋·陸游〈病中作〉詩:「身羸支枕久,足蹇下堂疏。」
-
困苦、艱難、不順利。唐·白居易〈與元九書〉:「況詩人多蹇,如陳子昂、杜甫,各授一拾遺,而迍剝至死。」
-
遲鈍、不流利。如:「蹇澀」、「蹇滯」。北周·庾信〈謝滕王集序啟〉:「言辭蹇吃,更甚揚雄。」
-
傲慢。《公羊傳·襄公十九年》:「為其驕蹇,使其世子處乎諸侯之上也。」
-
體弱的坐騎。《漢書·卷一○○·敘傳上》:「是故駑蹇之乘,不騁千里之塗。」《聊齋志異·卷二·鳳陽士人》:「士人縶蹇檐梧,乃即坐。」
-
《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艮(☶)下坎(☵)上。表處難時,應修身養德,以渡難關。
-
發語詞,無義。《楚辭·屈原·九歌·湘君》:「蹇誰留兮中洲?」
【唐韻】居偃切【集韻】【韻會】紀偃切,𠀤音犍。【說文】跛也。【釋名】蹇,跛蹇也,病不能執事役也。【史記·晉世家】卻克僂,而魯使蹇,衞使眇。【前漢·敘傳】駑蹇之乗。【莊子·達生篇】聾盲跛蹇。
又【易·蹇卦】蹇,難也,險在前也。【又】王臣蹇蹇。【疏】涉蹇難而往濟蹇,故曰王臣蹇蹇也。
又【左傳·哀六年】彼皆偃蹇,將棄子命。【註】偃蹇,驕敖。【屈原·離騷】望瑤臺之偃蹇兮。【註】高貌。【又】何瓊珮之偃蹇兮。【註】衆盛貌。
又【九歌】靈偃蹇兮姣服。【註】舞貌。【補註】委曲貌。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蹇產溝瀆。【註】蹇產,屈折也。
又【管子·四時篇】毋蹇華絕芋。【註】蹇,拔也。
又【屈原·離騷】蹇將憺兮壽宮。【註】蹇,詞也。
又【博雅】蹇,擾也。
又姓。【左傳·僖三十二年】穆公訪諸蹇叔。【註】秦大夫。【屈原·離騷】吾令蹇脩以爲理。【註】蹇脩,伏羲之臣也。
又【廣韻】九輦切【集韻】【韻會】九件切,𠀤搴上聲。
又【集韻】巨偃切,音鍵。義𠀤同。
又與褰同。【莊子·山木篇】蹇裳躩步。【楚辭·九章】憚蹇裳而濡足。【補註】蹇,讀若褰。
又與謇同。【屈原·離騷】余固知謇謇之爲患兮。【註】謇謇,忠貞貌。易曰:王臣謇謇。【補註】今《易》作蹇蹇。先儒引經多如此,蓋古今本不同耳。【六書正譌】蹇从足,寒省聲。跛爲正義,借爲蹇難、蹇直字。別作謇,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