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táng

ㄊㄤˊ

部首 赤

部外 10

总笔画 17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8D6F

左右结构

12132344135112251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foyk|fook

gcilr

bnxj

40265

拼音 táng

注音 ㄊㄤˊ

部首 赤 部外 10总笔画 17

基本区 8D6F笔顺 12132344135112251

赯 基本解释

● 赯

táng ㄊㄤˊ


  1. 红色,多用指人的脸色:紫~脸。

法语 cramoisi

【漢典】

赯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赯 táng

名

(1) 赤色 [red]

赯,赤色——《广韵》

(2) 亦指红中带紫的脸色 [red-purple complexion]

赯,脸上红赯皮色。——清· 孙锦标《南通方言疏证》

【漢典】

赯 國語辭典

赯ㄊㄤˊtáng
名
  1. 紅色。《廣韻·平聲·唐韻》:「赯,赤色。」

形
  1. 紅潤的。如:「這人身高八尺,紫赯臉兒。」

【漢典】
【酉集中】【赤】 赯·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0

赯 《康熙字典》

【酉集中】【赤】 赯·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0

【唐韻】【集韻】𠀤徒郞切,音唐。赤色。【肎綮錄】人面色紫曰赯。

【漢典】

赯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ʰɑŋ˧˥

粤语 tong4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赯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膅(tang2)
    2. 煻(tang2)
    3. 糛(tang2)
    4. 漟(tang2)
    5. 踼(tang2)
    6. 㙶(tang2)
    7. 愓(tang2)
    8. 㭻(tang2)
    9. 蓎(tang2)
    10. 糃(tang2)
    11. 饄(tang2)
    12. 傏(tang2)
同部首
    1. 赨
    2. 赩
    3. 赪
    4. 赭
    5. 䞔
    6. 赦
    7. 赧
    8. 䞓
    9. 赮
    10. 赬
    11. 䞒
    12. 䞑
同笔画
    1. 䈾
    2. 簌
    3. 盩
    4. 縮
    5. 螰
    6. 鮝
    7. 擿
    8. 龋
    9. 鍯
    10. 謨
    11. 鴴
    12. 闅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