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贞节(貞節)

拼音 zhēn jié

注音 ㄓㄣ ㄐㄧㄝ ˊ

贞节 词语解释

解释
  • 忠贞不二的节操。
  • 封建礼教指女子不失身、不改嫁的道德行为。
  • -----------------
    国语辞典
    贞节zhēn jié ㄓㄣ ㄐㄧㄝˊ
    1. 坚定不移的节操。《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伊中情之信修兮,慕古人之贞节。」《文选.潘岳.关中诗》:「人之云亡,贞节克举。」

    2. 女子守贞或夫死而不改嫁的节操。北周.庾信〈彭城公夫人尔朱氏墓志铭〉:「用曹大家之遗训,执宋伯姬之贞节。」

    © 汉典

    贞节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贞节

  • “贞”为“正”,用在女性对男子,特别是妻子对丈夫的关系上,则是指专一。秦汉时期,女性伦理之中的贞节观念,并没有被作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加以倡导,女性再嫁乃寻常之事。至宋代,形成理学,改变了中国的学术思想以及风俗制度,也使妇女的贞节观念在崇古的基础上愈演愈烈。经过宋、元、明三代对贞节观念的极端倡导,在进入清朝以后,贞节的含义变得十分偏狭了,似乎成了一种宗教。秦始皇首倡贞节,尊巴清为“贞妇”,并建“怀清台”。“贞”旧读“zhēng”。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真洁
      2. 贞碣
      3. 贞洁
      4. 贞絜
      5. 真节
      6. 箴诫
      7. 贞介
      8. 真洁
      9. 箴戒
      10. 畛畍
      11. 贞碣
      12. 榛藂
      13. 侦知
      14. 臻备
      15. 珍簟
      16. 侦查
      17. 珍卫
      18. 名杰
      19. 巾帼豪杰
      20. 报捷
      21. 闲捷
      22. 星回節
      23. 拦截
    相关词语
      1. 贞华
      2. 贞光
      3. 贞桂
      4. 贞淳
      5. 贞范
      6. 贞吉
      7. 清贞
      8. 良贞
      9. 居贞
      10. 矜贞
      11. 缩屋称贞
      12. 含贞
      13. 节片
      14. 节麾
      15. 节旌
      16. 节葬
      17. 节下
      18. 节介
      19. 华节
      20. 绮节
      21. 引节
      22. 厉节
      23. 爽节
      24. 着节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