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賢良方正(贤良方正)

拼音 xián liáng fāng zhèng

注音 ㄒㄧㄢˊ ㄌㄧㄤˊ ㄈㄤ ㄓㄥˋ

賢良方正 词语解释

解释

◎ 贤良方正 xiánliáng-fāngzhèng

[virtuous and expostulate] 汉代选官的科目之一。汉文帝二年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被选中后授予官职。贤良方正科目自此始。唐宋也设贤良方正科

-----------------
国语辞典
贤良方正xián liáng fāng zhèngㄒㄧㄢˊ ㄌㄧㄤˊ ㄈㄤ ㄓㄥˋ
  1. 汉制郡国举士的科目之一。选拔文墨才学之士,魏、晋、唐、宋皆沿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话说自汉以前,人才只是举荐征辟,故有贤良方正茂才异等之名。」《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到汉朝用贤良方正开科,所以公孙弘、董仲舒举贤良方正,这便是汉人的举业。」

© 汉典

賢良方正 成语解释

【解释】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出处】《史记·平准书》:“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

【示例】门首都竖着金字匾额,也有写着“~”的,也有写着“孝悌力田”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

© 汉典

賢良方正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贤良方正

  • 贤良方正是汉代选官取士的科目之一。文帝二年(前 178)诏二三执政,“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后两汉诸帝大都颁布过察举此科目之诏令。属特举或制科,多在灾异危难之际举行,常连言“能直言极谏者”,以示广开直言之路,匡正帝王过失。有时连言“可亲民者”、“有道术之士”。被举者一般须经皇帝亲自策问,依高下授以官职。昭帝以后也有不经策问而直接授官者。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銜片
      2. 閒花埜草
      3. 閒客
      4. 弦外之響
      5. 嫌厭
      6. 閒距
      7. 考證
      8. 詮證
      9. 中證
      10. 肉症
      11. 循環論證
      12. 疋鄭
    相关词语
      1. 賢妙
      2. 賢婦
      3. 賢巧
      4. 賢裔
      5. 賢傑
      6. 賢藩
      7. 清聖濁賢
      8. 推賢
      9. 先賢
      10. 達賢
      11. 棲賢
      12. 十室容賢
      13. 正值
      14. 正軍
      15. 正宗
      16. 正式
      17. 正題
      18. 正誠
      19. 遠正
      20. 矯正
      21. 薛居正
      22. 匡亂反正
      23. 準正
      24. 金正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