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调和鼎鼐(調和鼎鼐)

拼音 tiáo hé dǐng nài

注音 ㄊㄧㄠˊ ㄏㄜˊ ㄉㄧㄥˇ ㄣㄞˋ

调和鼎鼐 词语解释

解释
1.调和五味。喻指宰相治理天下。
-----------------
国语辞典
调和鼎鼐tiáo hé dǐng nàiㄊㄧㄠˊ ㄏㄜˊ ㄉㄧㄥˇ ㄋㄞˋ
  1. 鼎、鼐,古代烹调器。调和鼎鼐指处理国家大事,就如同在鼎鼐中调味。多用以指宰相的职责。宋.欧阳修〈又回富相公谢书〉:「三接之际,群心以安。出纳枢机,虽为于要任,调和鼎鼐,当正于鸿钧。始塞舆谈,实非私论。」明.徐元《八义记.第一三出》:「赵盾身为正卿,调和鼎鼐,燮理阴阳。」也作「鼎鼐调和」。

© 汉典

调和鼎鼐 成语解释

调和鼎鼐

【解释】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

【出处】《旧唐书·裴度传》:“果闻勿药之喜,更喜调鼎之功。”

【示例】司徒,你怎生立一人之下,坐万人之上,~,燮理阴阳。(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

© 汉典

调和鼎鼐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调和鼎鼐

  • 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
  • 【出处】: 《旧唐书·裴度传》:“果闻勿药之喜,更喜调鼎之功。”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条蘖
      2. 鯈鯈
      3. 条干
      4. 苕帚
      5. 髫孺
      6. 岧嵽
      7. 争奈
      8. 尀奈
      9. 可奈
      10. 能奈
      11. 出于无奈
      12. 叵奈
    相关词语
      1. 调烛
      2. 调柔
      3. 调羹鼎
      4. 调息
      5. 调斡
      6. 调假
      7. 别调
      8. 正调
      9. 泗州调
      10. 俗调
      11. 词调
      12. 说调
      13. 鼎鼐
      14. 姚鼐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