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课口(課口)

拼音 kè kǒu

注音 ㄎㄜˋ ㄎㄡˇ

课口 词语解释

解释
旧时依法纳税服役的男子。
© 汉典

课口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课口

  • 课口亦名“课丁”,唐至元代纳税服役丁口的名称。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 规定: 男女始生者为黄,4岁为小,16岁为 中,21岁为丁,60岁为老。天宝三年 (公元 744年)以18岁以上为中男,23岁以上成丁。 凡民成丁,必须担负课役,称为课口。《新唐书·食货志》:“凡主户内有课口者,为课户。若老及男废疾、笃疾、寡妻妾、部曲、客女、奴婢及视九品以上官,不课。 “天宝十四年(公元753年)不课户占三分之一,乾元三年 (公元760年) 几乎占到三分之二。负担全落在课户身上。金、元亦有课丁、课户。《续通典·卷七》: “金制以民户内有物力者为课役户,无者为不课役户。“元课税仍依据丁口,而以户为单位。 太宗八年 (公元1236年) 规定: 民户成丁即课税,每丁岁科粟1石,驱丁5升。至元十七年 (公元1280年) 规定: 全科户,丁税每丁粟3石,驱丁粟1石。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嗑口
      2. 可口
      3. 克扣
      4. 嗑口
      5. 刻扣
      6. 克化
      7. 克捷
      8. 克孜尔千佛洞
      9. 客地
      10. 刻印
      11. 恪固
      12. 勏劶
    相关词语
      1. 课表
      2. 课试
      3. 课率
      4. 课舡
      5. 课兆
      6. 课通
      7. 还课
      8. 清课
      9. 劝课
      10. 嘉课
      11. 对课
      12. 日省月课
      13. 口利
      14. 口屈
      15. 口袋战术
      16. 口诀
      17. 口奏
      18. 口语体
      19. 水口
      20. 美味可口
      21. 窗口
      22. 妒口
      23. 略绰口
      24. 声声口口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