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诛心之论(誅心之論)

拼音 zhū xīn zhī lùn

注音 ㄓㄨ ㄒㄧㄣ ㄓ ㄌㄨㄣˋ

诛心之论 词语解释

解释

◎ 诛心之论 zhūxīnzhīlùn

[penetrating criticism;exposure of sb's ulterior motives] 不问其事迹,只就其动机、用心而加以责备的言论

-----------------
国语辞典
诛心之论zhū xīn zhī lùnㄓㄨ ㄒㄧㄣ ㄓ ㄌㄨㄣˋ
  1. 晋赵盾不讨伐弑君的乱臣贼子,而史官记载为赵盾弑君,后世称此为「诛心之论」。见《左传.宣公二年》。后指不问罪迹如何,仅就动机用心而加以谴责的言论。亦指深刻的言论或批评。《镜花缘.第九○回》:「那时他虽满嘴只说未将剪子带来,其实只想以手代剪。这个『撕』字乃诛心之论,如何不切!」

© 汉典

诛心之论 成语解释

诛心之论

【解释】诛:惩罚。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

【出处】《后汉书·霍谞传》:“《春秋》之义,原情定过,赦事诛意,故许止虽弑君而不罪,赵盾以纵贼而见书。”

【示例】你那里晓得,那时他虽满嘴只说未将剪子带来,其实只想以手代剪。这个“撕”字乃~,如何不切!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回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指揭穿别人动机的批评和深刻的评论

© 汉典

诛心之论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诛心之论

  • 诛心之论,现代成语,作宾语;指揭穿别人动机的批评,出自《后汉书·霍谞传》:“《春秋》之义,原情定过,赦事诛意,故许止虽弑君而不罪,赵盾以纵贼而见书。”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朱柹
      2. 珠襦
      3. 珠衡
      4. 朱竹
      5. 侏儒导
      6. 珠球
      7. 咨論
      8. 却論
      9. 夸論
      10. 灵宪
    相关词语
      1. 诛废
      2. 诛尽杀绝
      3. 诛毙
      4. 诛求无艺
      5. 诛锄
      6. 诛谪
      7. 罪不胜诛
      8. 屋诛
      9. 死有余诛
      10. 刑诛
      11. 鬼诛
      12. 案诛
      13. 论判
      14. 论诤
      15. 论短道长
      16. 论世知人
      17. 论箸
      18. 论黄数白
      19. 辩论
      20. 四律五论
      21. 指论
      22. 放论
      23. 一褱而论
      24. 闳言高论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