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评剧(評劇)

拼音 píng jù

注音 ㄆㄧㄥˊ ㄐㄩˋ

评剧 词语解释

解释

◎ 评剧 píngjù

[a local opera of north and northeast China] 流行于华北、东北等地的地方戏曲剧种,最早产生于河北东部滦县一带,吸收了河北梆子、京剧等艺术成就。早期叫“蹦蹦儿戏”,也叫“落子”

-----------------
国语辞典
评剧píng jùㄆㄧㄥˊ ㄐㄩˋ
  1. 流行于我国华北、东北一带的剧种。参见「蹦蹦儿戏」条。

© 汉典

评剧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评剧

  • 评剧,是流传于中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曾有观点认为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表演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小女婿》、《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华北、东北一带流行。
  • 评剧有东路、西路之分,而以东路评剧为主。
  • 2006年5月20日,评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唐山师范学院为评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平剧
      2. 萍聚
      3. 凭据
      4. 平局
      5. 屛居
      6. 缾居
      7. 凭据
      8. 平居
      9. 萍聚
      10. 平泰
      11. 萍剑
      12. 屛落
      13. 平颇
      14. 凭依
      15. 帲幪
      16. 扇聚
      17. 濬距
      18. 旅拒
      19. 有凭有据
      20. 笑具
      21. 繁钜
    相关词语
      1. 评校
      2. 评选
      3. 评级
      4. 评荐
      5. 评赃
      6. 评奬
      7. 酷评
      8. 确评
      9. 月评
      10. 测评
      11. 讥评
      12. 风评
      13. 剧渴
      14. 剧虏
      15. 剧敌
      16. 剧读
      17. 剧黠
      18. 剧骖
      19. 趣剧
      20. 丑剧
      21. 吉剧
      22. 侮剧
      23. 艰剧
      24. 儿童剧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