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yī

ㄧ

部首 言

部外 13

总笔画 20

噫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8B69

左右结构

4111251414312511454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yujn

yrytp

sskw

00636

拼音 yī

注音 ㄧ

部首 言 部外 13总笔画 20

基本区 8B69笔顺 41112514143125114544

譩 基本解释

● 譩

yī ㄧˉ


  1. 同“噫”,叹词。
  2. 应答。
【漢典】
【酉集上】【言】 譩·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3

譩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 譩·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3

【廣韻】【集韻】於其切【正韻】於宜切,𠀤音醫。與噫同。【玉篇】不平之聲也。恨辭也。【類篇】忿也,傷也。

又鳥名。【本草綱目】姑獲鳥,一名譩譆。

又【集韻】【韻會】𠀤於希切,音衣。痛聲也。

又【集韻】於記切,醫去聲。義同。

又【廣韻】於擬切【集韻】隱己切【韻會】【正韻】隱綺切,𠀤醫上聲。恨也。

又噟也。

【漢典】
【卷二】【口】

↳噫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譩”字头,请参考“噫”字:)
【卷二】【口】
《說文解字》

飽食息也。从口意聲。於介切

《說文解字注》

(噫)飽出息也。各本作飽食。今依玉篇、衆經音義訂。息、鼻息也。內則。在父母舅姑之所。不敢噦噫。莊子。大塊噫氣。其名曰風。靈樞經曰。五藏氣心主噫。按噫字亦作餩。見廣雅。玉篇、廣韵於北烏克二反。高注淮南書曰。垓讀如人飮食太多、以思下垓之垓。以思下垓之垓、乃以息上餩之餩之誤。高注多言心中滿該。亦謂此也。从口。意聲。於介切。古音在一部。論語。子曰。噫、天喪予。鄭氏毛詩。噫此皇父。噫厥哲婦。皆爲有所痛傷之聲。

【漢典】

譩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ji˥

客家话 [客英字典] ji1 [海陆腔] ri1 ri5 [梅县腔] j1 [台湾四县腔] ji1 ji5粤语 ji1潮州话 i1

近代音 中古音 影母 之韻 平聲 醫小韻 於其切 三等 開口;影母 微韻 平聲 依小韻 於希切 三等 開口;影母 止韻 上聲 譩小韻 於擬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咍部 ;王力系统:影母 之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譩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噫」。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噫」 說文‧口部「譩」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噫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壹(yi1)
    2. 洢(yi1)
    3. 弌(yi1)
    4. 夁(yi1)
    5. 漪(yi1)
    6. 𠂣(yi1)
    7. 吚(yi1)
    8. 毉(yi1)
    9. 㘈(yi1)
    10. 繄(yi1)
    11. 衣(yi1)
    12. 𠄱(yi1)
同部首
    1. 詓
    2. 謙
    3. 詃
    4. 訽
    5. 諄
    6. 譓
    7. 䛗
    8. 調
    9. 譍
    10. 䛑
    11. 䛸
    12. 䛱
同笔画
    1. 蘌
    2. 蠙
    3. 瀸
    4. 轚
    5. 瓐
    6. 孁
    7. 糮
    8. 䎙
    9. 觷
    10. 㩮
    11. 霮
    12. 蘤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