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yáo

ㄧㄠˊ

部首 言

部外 10

总笔画 17

简体 谣

𧨘 𧦗 谣 謡 猶 䚻 䚺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8B20

左右结构

41112513544311252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yqrm|yqtb

yrbou

srez

07672

拼音 yáo

注音 ㄧㄠˊ

部首 言 部外 10总笔画 17

基本区 8B20笔顺 41112513544311252

通

謠 基本解释

● 謠

yáo ㄧㄠˊ


  1. 同“谣”。

英语 sing; folksong, ballad; rumor

德语 Gerücht, Sage (S)

法语 chanson populaire,rumeur

【漢典】

謠 國語辭典

謠ㄧㄠˊyáo
名
  1. 民間流行的歌。如:「民謠」、「歌謠」、「童謠」。《南史·卷六·梁武帝本紀上》 :「詔分遺內侍,周省四方,觀政聽謠,訪賢舉滯。」

  2. 憑空虛構沒有根據的話或傳聞。如:「造謠」、「闢謠」。《楚辭·屈原·離騷》:「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漢典】
【酉集上】【言】 謠·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0

謠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 謠·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0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餘招切,音遙。與䚻同。謠歌也。【爾雅·釋樂】徒歌謂之謠。【詩·魏風】我歌且謠。【傳】曲合樂曰歌,徒歌曰謠。孫炎曰:聲消搖也。韓詩曰:有章曲曰歌,無章曲曰謠。戴侗曰:歌必有度曲節,謠則但搖曳永誦之,兒童皆能爲,故有童謠也。【前漢·藝文志】孝武立樂府而采歌謠。【南齊書·五行志】歌謠,口事也。口氣逆則惡言,或有怪謠焉。

又毀也。詳諑字註。

又【集韻】或作猶。【禮·檀弓】陶斯咏,咏斯猶。

又【韻會】通作繇。【前漢·李尋傳】人民繇俗。【師古註】謂若童謠,及輿人之誦。

又叶夷周切,音由。【前漢·班固敘傳】嬀巢姜於孺筮兮,旦算祀於挈龜。宣曹興敗於下夢兮,魯衞名諡於銘謠。龜音丘。

【漢典】
【卷十】【犬】

↳猶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謠”字头,请参考“猶”字:)
【卷十】【犬】
《說文解字》

玃屬。从犬酋聲。一曰隴西謂犬子爲猷。以周切

《說文解字注》

(猶)玃屬。釋獸曰:猶如麂,善登木。許所說謂此也。曲禮曰:使民決嫌疑,定猶豫。正義云:《說文》:猶,玃屬。豫,𧰼屬。此二獸皆進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故謂之猶豫。按古有以聲不以義者,如猶豫雙聲,亦作猶與,亦作冘豫,皆遲疑之皃。老子:豫兮如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離騷:心猶豫而狐疑。以猶豫二字皃其狐疑耳。李善注洛神賦乃以猶獸多豫、狐獸多疑對說,王逸注離騷絕不如此,禮記正義則又以猶與豫二獸對說,皆郢書燕說也。如九歌君不行兮夷猶,王逸卽以猶豫解之。要亦是雙聲字。春秋經猶三望、猶朝於廟,猶繹今。謂可已而不已者曰猶,卽猶豫、夷猶之意也。釋詁曰:猷,謀也。釋言曰:猷,圖也。召南傳曰:猶,若也。《說文》:圖者,畫也,計難也。謀者,慮難也。圖謀必酷肖其事而後有濟。故圖也、謀也、若也為一義。周禮:以猶鬼神示之居。猶者,圖畫也。是則皆從遲疑鄭重之意引伸之。魏風毛傳:猷,可也。可之義與庶幾相近,庶幾與今語猶者相近也。釋詁又曰:猷,道也。以與由音同。秩秩大猷,漢書作大繇可證。釋詁又云:猷,已也。謂已然之䛐,亦卽猶三望之類也。从犬酋聲。以周切。三部。今字分猷謀字犬在右,語助字犬在左。經典絕無此例。一曰隴西謂犬子爲猶。此別一義。益證从犬之意。

【漢典】

謠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jɑu˧˥ 唐代读音 iɛu日语读音 UTAI UTAU韩语罗马 YO现代韩语 요越南语 dao

客家话 [东莞腔] jau2 [台湾四县腔] jeu2 jau2 [陆丰腔] jau3 [海陆腔] rau2 [梅县腔] jau2 [宝安腔] jau2 [客英字典] jau2 [客语拼音字汇] yau2 yeu2粤语 jiu4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謠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謠」劉熊碑 「謠」 「谣」 「謠」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𧨘
𧦗
谣
謡
猶
䚻
䚺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餆(yao2)
    2. 颻(yao2)
    3. 鰩(yao2)
    4. 䌊(yao2)
    5. 谣(yao2)
    6. 搖(yao2)
    7. 㑾(yao2)
    8. 轺(yao2)
    9. 䌛(yao2)
    10. 徺(yao2)
    11. 嶤(yao2)
    12. 愮(yao2)
同部首
    1. 䚻
    2. 䚷
    3. 謵
    4. 諐
    5. 讉
    6. 詘
    7. 詔
    8. 謆
    9. 詏
    10. 諕
    11. 䛙
    12. 謞
同笔画
    1. 濲
    2. 謖
    3. 濦
    4. 藱
    5. 磰
    6. 䜰
    7. 曚
    8. 𠆙
    9. 䆷
    10. 檑
    11. 㸀
    12. 轅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