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謁者(谒者)

拼音 yè zhě

注音 ㄧㄝˋ ㄓㄜˇ

謁者 词语解释

解释
1.官名。始置于春秋﹑战国时﹐秦汉因之。掌宾赞受事﹐即为天子传达。南朝梁置谒者台﹐掌朝觐宾飨及奉诏出使。陈及隋皆因之。唐改为通事舍人。 2.官名。东汉大长秋属官﹐有中宫谒者二人﹐主报中章。后魏﹑北齐有中谒者仆射﹐隋唐改称内谒者﹐概以宦官充任。宋以后废。 3.官名。使者的别称。汉哀帝置河堤谒者﹐即派往地方主管水利的官吏。 4.古时亦用以泛指传达﹑通报的奴仆。 5.星名。
-----------------
国语辞典
谒者yè zhěㄧㄝˋ ㄓㄜˇ
  1. 通报与接待宾客的近侍。《韩非子.说林》:「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之以入。」

  2. 职官名。秦始置,替国君掌传达事宜。汉沿之,掌宾赞受事。唐时改称为通事舍人。见《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

  3. 星名。《晋书.卷一一.天文志》:「左执法东北一星曰谒者,主赞宾客也。」

© 汉典

謁者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谒者

  • 谒者(yè zhě),官名,春秋战国时国君左右掌传达等事的近侍,已用此称。宋以前宦官职名有谒者,东汉有中宫谒者令、中宫谒者。北朝魏、齐有中谒者仆射。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夜者
      2. 業者
      3. 夜者
      4. 也者
      5. 野赭
      6. 業者
      7. 夜覺
      8. 夜不收
      9. 夜殘
      10. 業文
      11. 夜食
      12. 夜會
      13. 煤赭
      14. 龕赭
      15. 渥赭
      16. 順褶
      17. 酸赭
      18. 踅褶
    相关词语
      1. 謁府
      2. 謁飡
      3. 謁言
      4. 謁雨
      5. 謁辭
      6. 謁敬
      7. 班謁
      8. 摳謁
      9. 走謁
      10. 造謁
      11. 詖謁
      12. 女謁
      13. 者囂
      14. 者流
      15. 者麼
      16. 者者謙謙
      17. 者般
      18. 者莫
      19. 九天使者
      20. 某者
      21. 匠者
      22. 相者
      23.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24. 夜者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