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諫院(谏院)

拼音 jiàn yuàn

注音 ㄐㄧㄢˋ ㄩㄢˋ

諫院 词语解释

解释
1.御史台的别称。 2.谏官官署。宋初由门下省析置﹐以分隶门下﹑中书的左右谏议大夫﹑司谏﹑正言为谏官。宋司马光有《谏院题名记》。
-----------------
国语辞典
谏院jiàn yuànㄐㄧㄢˋ ㄩㄢˋ
  1. 古代谏官的衙署。也称为「谏垣」。

© 汉典

諫院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谏院

  • 谏院是宋代设立的舆论机关,负责在朝廷中搜集建议和评论。当时在朝廷中设立谏官和御史,通称台谏。御史负责组织各种官员收集民间的意见;谏官议论施政的得失,供皇帝参考,有时还可纠正皇帝的错误。宋承唐制,但宋与唐的谏官制度却有所不同。唐代谏官属门下省,即由宰相负责统辖,是宰相的喉舌。宋初,朝廷把谏官分为左右谏议大夫、左右司谏、左右正言,设立谏院,谏官再不属宰相管理和荐举,而由皇帝直接亲擢。谏院权限很大,对朝廷百官的任用及各种政事都可讨论,提出意见,规谏朝政缺失。谏官在谏院有知无不言、言无非罪的风气,常常和宰相的意见相左,谏院成为监督朝廷官员的重要力量,但也使朝廷的施政容易处于议而不决状态。元丰改制以后,谏院取消,谏官职司改隶门下省。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諫苑
      2. 簡愿
      3. 檢院
      4. 僭元
      5. 減員
      6. 簡願
      7. 緘怨
      8. 僭談
      9. 踐極
      10. 見慣
      11. 僭恣
      12. 踐躪
      13. 見告
      14. 輿願
      15. 分願
      16. 許願
      17. 銜怨
      18. 瑤池閬苑
      19. 積怨
    相关词语
      1. 諫諭
      2. 諫舍
      3. 諫坡
      4. 諫議大夫
      5. 諫章
      6. 諫鼙
      7. 教諫
      8. 從諫
      9. 司諫
      10. 死諫
      11. 降諫
      12. 叩馬而諫
      13. 院場
      14. 院子
      15. 院內感染
      16. 院吏
      17. 院士
      18. 院曹
      19. 影院
      20. 十六院
      21. 行政法院
      22. 悲田院
      23. 議院
      24. 宜春院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