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shāng

ㄕㄤ

部首 角

部外 11

总笔画 18

简体 觞

觞 𣝻 𤔰 𨢩 𧥉 𫌰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89F4

左右结构

353511231251113533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qmfr|qetr

nboah

rlro

28227

拼音 shāng

注音 ㄕㄤ

部首 角 部外 11总笔画 18

基本区 89F4笔顺 353511231251113533

通

觴 基本解释

● 觴

shāng ㄕㄤˉ


  1. 古代酒器:舉~稱賀。~酌。
  2. 歡飲,進酒:~飲。~詠(飲酒賦詩)。

英语 wine vessel; propose toast; feast

德语 ergötzen, feiern

法语 festin,coupe de vin

【漢典】

觴 详细解释

詳細字義


◎ 觴

觴 shāng

〈名〉

(形聲。从角,傷( shāng )省聲。金文从「爵」。本義:古代盛酒器) 同本義 [drinking vessel]

觴,爵實曰觴,虛曰觶。——《說文》

請行觴。——《禮記·投壺》

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又如:觴勺(指觴與勺。都是盛酒器);觴令(即酒令。今俗謂猜拳、划拳);觴豆(酒器與籩豆。皆爲飲食的用具。借喻飲食);觴爵(酒器);觴觥(泛指酒器);觴酌(飲酒器)

詞性變化

◎ 觴

觴 shāng

〈動〉

(1) 向人敬酒 [toast]

管仲觴 桓公。——《呂氏春秋》

觴酒豆肉。——《禮記·表記》

王觴將軍。——《戰國策·秦策》

楚王觴之。——《莊子·徐無鬼》

又如:觴客(宴饗賓客);觴奠(酹酒祭奠);觴祝(敬酒祝願);觴行(行觴,傳杯)

(2) 飲,喝 [drink]

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王羲之《蘭亭集序》

又如:觴歌(飲酒放歌);觴弊(飲酒時以爲笑樂);觴燕(酒宴;飲宴);觴飲(執杯而飲);觴次(宴飲之所)

(3) 宴請 [fete;entertain at a banquet]

[楚襄王]謂 宋玉曰:「寡人慾觴羣臣,何以娛之?」—— 傅毅《舞賦》

常用詞組


觴詠
【漢典】

觴 國語辭典

觴ㄕㄤshāng
名
  1. 酒杯、酒器。如:「銜觴賦詩」。《韓非子·十過》:「平公提觴而起為師曠壽。」《聊齋志異·卷一·嬌娜》:「又命以巨觴行酒,三更始罷。」

動
  1. 飲酒,或勸人飲酒、敬酒。《呂氏春秋·恃君覽·達鬱》:「管仲觴桓公,曰:『暮矣!』」宋·范成大〈九月三日宿胥口始聞雁〉詩:「把酒不能觴,送目問行李。」

【漢典】
【酉集上】【角】 觴·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1

觴 《康熙字典》

【酉集上】【角】 觴·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1

【唐韻】式陽切【集韻】【韻會】【正韻】尸羊切,𠀤音商。【說文】觶實曰觴,虛曰觶。【韻會】酒巵總名。【三禮圖】凡諸觴形皆同,升數則異。【詩·周南·卷耳疏】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觶,四升曰角,五升曰散,總名曰爵,其實曰觴。觴者,餉也。【左傳·成二年】奉觴加璧以進。【前漢·外戚傳】酌羽觴兮銷憂。【孟康曰】羽觴,爵也。作生爵形,有頭、尾、羽翼。

又飮人以酒亦曰觴。【左傳·襄二十三年】觴曲沃人。【戰國策】張儀曰:願王賜之觴。王曰:諾。乃觴之。

又濫觴。【家語】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濫觴。【王肅註】觴,可以盛酒,言其微也。是濫觴謂始出之微。【唐明皇·孝經序】濫觴於漢,蓋用此義。近世有指爲末流之弊者,誤。

又觴深,淵名。【莊子·達生篇】吾嘗濟乎觴深之淵。 籀文作𣝻。【集韻】或作𨢩。

【漢典】
【卷四】【角】

觴 《说文解字》

【卷四】【角】
《說文解字》

觶實曰觴,虚曰觶。从角,𥏻省聲。𣝻,籒文觴从爵省。式陽切〖注〗爵古文作𣡫。

《說文解字注》

(觴)實曰觴,虛曰觶。投壷:命酌曰:請行觴。觴者,實酒於爵也。韓詩說爵觚觶角散五者,緫名曰爵。其實曰觴。觴者,餉也。觥者罰爵,非所以餉,不得名觴。然投壷之請行觴固罰爵也。凡禮經曰實者皆得曰觴。獨於觶言者,觶之用多舉觶以該他也。下文云觴受三升者曰觚。从角,𥏫省聲。𥏫從矢,矢從入,故曰𥏫省聲也。式陽切。十部。


(𤔰)籒文觴,或从爵省。

【漢典】

觴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ʂɑŋ˥ 唐代读音 *shiɑng日语读音 SAKAZUKI韩语罗马 SANG现代韩语 상

客家话 [宝安腔] song1 [台湾四县腔] song1 cong2 [客英字典] chong3 shong1 [海陆腔] shong1 chong2 [梅县腔] shong1 [客语拼音字汇] song1粤语 soeng1

近代音 審母 江陽韻 平聲陰 商小空;中古音 審書母 陽韻 平聲 商小韻 式羊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唐部 ;王力系统:書母 陽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觴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 觴仲多壺西周晚期集成9572 「觴」 包2.259 「」 說文籀文   「觴」 「觞」 「觴」
  「」 觴姬簋蓋西周晚期集成3945   「觴」 說文‧角部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觞
𣝻
𤔰
𨢩
𧥉
𫌰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鬺(shang1)
    2. 伤(shang1)
    3. 禓(shang1)
    4. 殇(shang1)
    5. 謪(shang1)
    6. 商(shang1)
    7. 汤(shang1)
    8. 傷(shang1)
    9. 慯(shang1)
    10. 熵(shang1)
    11. 蔏(shang1)
    12. 觞(shang1)
同部首
    1. 觟
    2. 觹
    3. 䚚
    4. 觯
    5. 觺
    6. 觖
    7. 䚞
    8. 觘
    9. 觥
    10. 䚭
    11. 觪
    12. 䚡
同笔画
    1. 㬪
    2. 鎵
    3. 懟
    4. 獶
    5. 䵦
    6. 嚗
    7. 燾
    8. 㶀
    9. 鯃
    10. 糦
    11. 謳
    12. 䭐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