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衣,曷声。本义:用粗麻织成的袜子)
(2) 同本义 [hempen socks]
褐,编枲袜。——《说文》。段玉裁注:“取未绩之麻,编之为足衣,如今草鞵之类。”
(3) 指粗布或粗布衣;最早用葛、兽毛,后通常指大麻、兽毛的粗加工品,古时贫贱人穿 [coarse cotton garments or coarse hempen garments]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诗·豳风·七月》。郑玄笺:“褐,毛布也。”
从者衣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 又如:褐巾(用粗布缝成的头巾);褐衣(粗布衣。借指平民);褐衫(粗布衣);褐夫(穿粗布衣服的人。指贫贱的人)
(5) 卑贱的人 [the humilia ted]
旨酒一盛兮,余与褐之父睨之。——《左传·哀公十三年》。杜预注:“褐,寒贱之人。”
词性变化
形
黄黑色 [brown]。如:褐煤;褐铁矿
常用词组
【漢典】
褐 國語辭典
名
粗毛、布製成的衣服。《孟子·滕文公上》:「許子衣褐。」漢·趙壹〈魯生歌〉:「被褐懷金玉,蘭蕙化為芻。」
比喻貧窮卑賤的人。《左傳·哀公十三年》:「旨酒一盛兮,余與褐之父睨之。」晉·杜預·注:「褐,寒賤之人。」
黃黑色。如:「茶褐色」。
姓。如明代有褐奎。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