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補服(补服)

拼音 bǔ fú

注音 ㄅㄨˇ ㄈㄨˊ

補服 词语解释

解释
1.明清时的官服。因其前胸及后背缀有用金线和彩丝绣成的补子,故称。通常文官绣鸟,武官绣兽。各品补子纹样,均有规定。如明洪武二十四年定,公﹑侯﹑驸马﹑伯用绣麒麟﹑白泽。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练鹊;风宪官獬廌。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其后补纹亦有所改易。清代规定,命妇受封,亦得用补服,补子各从其父之品以分等级。 2.明清时于品服之外,缀有随时依景而制的补子的衣服。
-----------------
国语辞典
补服bǔ fúㄅㄨˇ ㄈㄨˊ
  1. 明清时职官礼服的前胸与后背镶有用金线及彩丝绣成鸟兽等图样的绣章,文官绣鸟,武官绣兽,以表示官级。也称为「补子」。

© 汉典

補服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补服

  • 补服,又称补褂,外褂,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用以区别官职差别,是从我国的明朝开始出现,并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时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补子用飞禽代表文官,如一品文官用仙鹤补;用猛兽代表武官,如一品武官用麒麟补。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補伏
      2. 不服
      3. 補伏
      4. 不復
      5. 不浮
      6. 不孚
      7. 不婦
      8. 卜右
      9. 卜人
      10. 捕執
      11. 哺啜
      12. 卜名
      13. 卜數師
      14. 陶桴
      15. 跌幅
      16. 行福
      17. 逃伏
      18. 隱符
      19. 催命符
    相关词语
      1. 補償
      2. 補差
      3. 補增
      4. 補血
      5. 補虧
      6. 補助貨幣
      7. 解補
      8. 升補
      9. 刮補
      10. 俊補
      11. 幫補
      12. 調補
      13. 服義
      14. 服田
      15. 服事
      16. 服食
      17. 服務員
      18. 服汙
      19. 射服
      20. 工作服
      21. 稱服
      22. 征服
      23. 有服
      24. 母服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