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yù

tè

ㄩˋ

ㄊㄜˋ

部首 虫

部外 8

总笔画 14

蟈 𧌒 魊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872E

左右结构

251214125115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jakg

liirm

ihja

53150

拼音 yù tè

注音 ㄩˋ ㄊㄜˋ

部首 虫 部外 8总笔画 14

基本区 872E笔顺 25121412511534

标

蜮 基本解释

● 蜮

yù ㄩˋ


  1. 传说中一种在水里暗中害人的怪物:鬼~(喻阴险的人)。

英语 a fabulous creature like a turtle; a toad

德语 Fabeltier (S)

法语 monstre légendaire embusqué au fond des eaux pour attaquer l'Homme

【漢典】

蜮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蜮

魊 yù

名

(1) (形声。从虫,或( yù )声。本义:鬼名。传说中一种能含沙射人的动物)

(2) 同本义 [a fabulous creature,said to be like a turtle and blow poisonous sand in man’s face]

为鬼为魊。——《诗·小雅·何人斯》。传:“短狐也”

蜮伤躬只。——《楚辞·大招》

(3) 又如:蜮势鬼形(形容像鬼怪般凶恶吓人的样子);蜮祥(灾变将至的征兆);蜮射(蜮含沙射人为灾,使人得病)

(4) 一种食禾苗的害虫 [a kind of injurious insect]

大草不生,又无螟蜮。——《吕氏春秋》

【漢典】

蜮 國語辭典

蜮ㄩˋyù
名
  1. 傳說中一種會害人的水中毒蟲,形狀似鱉,能含沙射人。《抱朴子·內篇·登涉》:「又有短狐,一名蜮,一名射工,一名射影,其實水蟲也。……如聞人聲,緣口中物如角弩,以氣為矢,則因水而射人,中人身者,即發瘡,中影者亦病。」唐·白居易〈寄元九〉詩:「山無殺草霜,水有含沙蜮。」也稱為「短狐」。

  2. 一種食苗葉的害蟲。《呂氏春秋·士容論·任地》:「大草不生,又無螟蜮。」漢·高誘·注:「食葉曰蜮。」

【漢典】
【申集中】【虫】 蜮·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蜮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 蜮·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唐韻】雨逼切【正韻】越逼切,𠀤音域。【說文】短狐也。【詩·小雅】爲鬼爲蜮。亦作𧌒。【春秋·莊十八年】秋有𧌒。【註】蜮,短狐也,《本草》謂之射工,蓋以含沙射人爲災。《五行傳》曰:𧌒如鼈,三足,生於南越,一名射影。在水中,人在岸上,影見水中,投人影,則殺之,故曰射影,或謂含沙。射人,入皮肌,其創如疥。服虔云:徧身濩濩或或,故爲災。【公羊傳】𧌒之猶言惑也。

又山名。【山海經】有蜮山者,有蜮民之國,桑姓,食黍,射蜮是食。

又與魊通。【張衡·東京賦】况鬾𧌒與畢方。【註】《漢舊儀》曰:魊,鬼也。魊、𧌒古字通。

又【韻會】獲北切,音或。義同。

【漢典】
【卷十三】【虫】

蜮 《说文解字》

【卷十三】【虫】
《說文解字》

短狐也。似鼈,三足,以气䠶害人。从虫或聲。蟈,蜮又从國。于逼切〖注〗臣鉉等曰:今俗作古獲切,以爲蝦蟆之別名。

《說文解字注》

(蜮)短弧也。弧各本作狐。今正。毛公、班固、張揖、陸璣、杜預、范甯皆曰短弧。今惟五行志、左傳釋文作弧。不誤矣。小雅。爲鬼爲蜮。傳曰。蜮、短弧也。左傳釋文曰。短弧又作狐。按此因其以氣射害人、故謂之短弧。作狐、非也。其氣爲矢、則其體爲弧。佀鼈三足。洪範傳、陸璣疏皆云爾。㠯气䠶害人。陸疏云。人在岸上。影見水中。投人影則殺之。師古曰。短弧卽射工也。亦呼水弩。陸氏佃、羅氏願皆曰。口中有横物如角弩。聞人聲以气爲矢。用水勢以射人。隨所箸發創。中影亦病也。从虫。或聲。于逼切。一部。


(蟈)蜮又从國。國聲亦或聲也。周禮蜮氏。鄭司農云。蜮讀爲蟈。蟈、蝦蟆也。月令曰。螻蟈鳴。故曰掌去鼃黽。鼃黽、蝦蟆屬。周禮經注本如此。今本經作蟈氏。注曰。蟈當爲蜮。此譌謬倒易不可通之本。後鄭依司農易字。故注曰。蟈、今御所食蛙也。字从虫、國聲。蜮乃短弧與。所以申明先鄭易字之恉也。許不從先鄭說者也。故謂蟈卽蜮字之異者。蜮氏去蟈、卽去短狐也。葢周禮故書作蜮。亦或作蟈。先鄭從或本。許則謂蟈與蜮無二義也。

【漢典】

蜮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jy˥˧ 日语读音 ISAGOMUSHI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wet7 [客语拼音字汇] ved6 [海陆腔] wet7 [客英字典] vet7粤语 wik6

近代音 中古音 喻云母 職韻 入聲 域小韻 雨逼切 三等 合口;匣母 德韻 入聲 或小韻 胡國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匣母 德部 ;王力系统:匣母 職部 ;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蜮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蜮」 說文‧虫部「蜮」
「蟈」 說文或體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蟈
𧌒
魊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饫(yu4)
    2. 䘻(yu4)
    3. 袬(yu4)
    4. 䳑(yu4)
    5. 育(yu4)
    6. 豫(yu4)
    7. 閾(yu4)
    8. 毓(yu4)
    9. 䍞(yu4)
    10. 喅(yu4)
    11. 𠓱(yu4)
    12. 庽(yu4)
同部首
    1. 䗤
    2. 螉
    3. 蜕
    4. 䗍
    5. 蛺
    6. 螌
    7. 蚸
    8. 蜭
    9. 蚙
    10. 蛨
    11. 蟝
    12. 蝩
同笔画
    1. 㾵
    2. 蔓
    3. 澉
    4. 㺉
    5. 熇
    6. 誥
    7. 缥
    8. 裵
    9. 㾴
    10. 䈃
    11. 貍
    12. 䛦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