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sī

ㄙ

部首 虍

部外 4

总笔画 10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8652

半包围结构

3321531535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rham|rhwv

hypn

pdih

72217

拼音 sī

注音 ㄙ

部首 虍 部外 4总笔画 10

基本区 8652笔顺 3321531535

虒 基本解释

● 虒

sī ㄙˉ


  1. 〔委~〕古书上说的一种似虎有角的兽。

英语 an amphibious beast resembling a tiger with one horn; place name

法语 animal amphibie avec une corne

【漢典】

虒 國語辭典

虒ㄙsī
名
  1. 傳說中的水中怪獸。《廣韻·平聲·支韻》:「虒,似虎有角,能行水中。」

  2. 虒祁:古代宮室名稱。位於今大陸地區山西省曲沃縣西南,北臨汾水。《左傳·昭公八年》:「於是晉侯方築虒祁之宮。」

【漢典】
【申集中】【虍】 虒·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4

虒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虍】 虒·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4

【唐韻】息移切【集韻】相支切,𠀤音斯。【說文】委虒,虎之有角者。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蜀郡緜虒。

又上虒,亭名。【水經注】斷梁城卽上虒亭也。

又下虒,臺名。【劉歆·遂初賦】過下虒而歎息兮,悲平公之作臺。

又虒祁,宮名。【左傳·昭八年】晉平公築虒祁之宮。

又【類篇】田黎切,音題。虒奚,縣名。

又丈尔切,音豸。【司馬相如·上林賦】偨池茈虒。【註】茈虒,不齊也。 【直音】作虒虒。虒字中的虎从人作,虒字从从𧆞作。

【漢典】
【卷五】【虎】

虒 《说文解字》

【卷五】【虎】
《說文解字》

委虒,虎之有角者也。从虎𠂆聲。息移切

《說文解字注》

(虒)委虒、㬪韵。虎之有角者也。虎無角。故言者以別之。廣韵曰。虒、似虎。有角。能行水中。按韵會引說文。羼以廣韵語。非偁古之法。从虎。厂聲。息移切。十六部。

【漢典】

虒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sɿ˥ 日语读音 KEMONO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sii1 ti3 [客英字典] sii1 [海陆腔] sii1 ti3粤语 si1

近代音 中古音 心母 支韻 平聲 斯小韻 息移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齊部 ;王力系统:心母 支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虒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虒」 說文‧虎部「虒」 睡.日甲161「虒」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蛳(si1)
    2. 蜤(si1)
    3. 鯣(si1)
    4. 厶(si1)
    5. 銯(si1)
    6. 螄(si1)
    7. 偲(si1)
    8. 鼶(si1)
    9. 噝(si1)
    10. 鷉(si1)
    11. 磃(si1)
    12. 絲(si1)
同部首
    1. 䖑
    2. 䖖
    3. 䖗
    4. 䖈
    5. 䖌
    6. 盧
    7. 虣
    8. 䖛
    9. 䖉
    10. 虥
    11. 虖
    12. 虓
同笔画
    1. 赁
    2. 悛
    3. 㸧
    4. 㖐
    5. 峲
    6. 根
    7. 蚠
    8. 郸
    9. 鸭
    10. 莎
    11. 㖝
    12. 桐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