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lán

ㄌㄢˊ

部首 艹

部外 14

总笔画 17

简体 蓝

𦾐 蓝 藍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85CD

上下结构

12212512531425221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aahl

tsit

ehml

44102

拼音 lán

注音 ㄌㄢˊ

部首 艹 部外 14总笔画 17

基本区 85CD笔顺 12212512531425221

通

藍 基本解释

● 藍

lán ㄌㄢˊ


  1. 蓼蓝。蓼科。一年生草本。叶形似蓼而味不辛,干后变暗蓝色,可加工成靛青,作染料。叶也供药用。又泛指叶含蓝汁可制蓝靛作染料的植物,如木蓝、鬆蓝、马蓝等。《説文•艸部》:“藍,染青草也。”《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禮記•月令》:“(仲夏之月)令民毋刈藍以染。”鄭玄注:“為傷長氣也,此月藍始可别。”《齊民要術•序》引《仲長子》:“斯何異蓼中之蟲,而不知藍乏甘乎?”
  2. 深青色。如:天蓝;蔚蓝。《論衡•本性》:“至惡之物,不受藍朱之變也。”南朝梁江淹《雜體詩序》:“譬猶藍朱成彩,錯雜之變無窮。”唐孟郊《藍溪元居士草堂》:“藍岸青漠漠,藍峯碧崇崇。”
  3. 滥,不加节制。《大戴禮記•文王官人》:“淹之以利,以觀其不貪;藍之以樂,以觀其不寧。”王聘珍解詁:“盧(辯)注云:‘藍猶濫也。’聘珍謂:樂謂聲色。寧,荒寧也。”
  4. 末尾。唐白居易《歲日家宴戲示弟侄等》:“歲藍後推藍尾酒,春盤先勸膠牙餳。”
  5. 佛寺,梵语伽蓝的简称。《五燈會元》卷十七:“郡之左有天皇寺,乃名藍也,因火而廢。”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宫調》卷一:“蒲州東十餘里,有寺曰普救,自則天崇浮屠教,出内府財,効建僧藍,無麗於此。”元迺賢《城南古詠•竹林寺》:“甲第王侯去,精藍帝釋尊。”
  6. 姓。《通志低族略五》藍氏,望出中山。《戰國策》中山太守藍諸。”

● 藍

lan ㄌㄢ


  1. 〔茎藍〕见“茎”。

英语 blue; indigo plant; surname

德语 Kohlrabi (S)​,blau (Adj)

法语 bleu

【漢典】

藍 國語辭典

藍ㄌㄢˊlán
名
  1. 深青色。像晴空般的顏色。如:「蔚藍」、「湛藍」。唐·白居易〈憶江南詞〉三首之一:「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2. 植物名。蓼科蓼屬,一年生草本。葉互生,為卵形或橢圓形。可作染料。

  3. 姓。如戰國時有藍諸。

形
  1. 藍色的。如:「藍天白雲」。唐·李嘉祐〈登秦嶺〉詩:「漢闕青門遠,高山藍水流。」

  2. 參見「藍縷 」條。

【漢典】
【申集上】【艸】 藍·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4

藍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藍·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4

【唐韻】魯甘切,音籃。染靑草也。【詩·小雅】終朝采藍。【周禮·地官·掌染草註】染草藍、蒨,象斗之屬。【通志】藍三種:蓼藍染綠,大藍如芥染碧,槐藍如槐染靑。三藍皆可作澱,色成勝母,故曰靑出於藍而靑於藍。

又【古今注】燕支,中國人謂之紅藍。

又【說文】瓜苴也。

又【酉陽雜俎】藍蛇,首有毒,尾能解毒,南人以首合藥,謂之藍藥。

又鳥名。【爾雅·釋鳥】秋鳸,竊藍。【註】竊藍,靑色。

又濫也。【大戴禮】文王官人,藍之以樂,以觀其不寧。

又地名。【晉語】三卿宴于藍臺。

又山名。【水經注】新河出令支縣之藍山。

又水名。【杜甫詩】藍水遠從千㵎落。

又【綱目集覽】伽藍,梵語,猶中華言衆園。

又姓。【通志·氏族略】戰國時中山大夫藍諸。

又通襤。【傅𤣥詩】整此藍縷衣。

 

【漢典】
【卷一】【艸】

藍 《说文解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染靑艸也。从艸監聲。魯甘切

《說文解字注》

(藍)染靑艸也。小雅傳曰。藍、染艸也。从艸監聲。魯甘切。八部。

【漢典】

藍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lĄn˧˥ 唐代读音 lɑm日语读音 AI韩语罗马 LAM现代韩语 남 람越南语 lam

客家话 [沙头角腔] lam2 [陆丰腔] lam3 [海陆腔] lam2 [客英字典] lam2 [台湾四县腔] lam2 [东莞腔] lam2 [梅县腔] lam2 [客语拼音字汇] lam2 [宝安腔] lam2粤语 laam4潮州话 娜庵5 [潮州、饶平]罗庵5 ,nam5(nâm) [潮州、饶平]lam5(lâm) [澄海]nang5(nâng)

近代音 來母 監鹹韻 平聲陽 婪小空;中古音 來母 談韻 平聲 藍小韻 魯甘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添部 ;王力系统:來母 談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徽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藍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藍」 包2.7「藍」 說文‧艸部「藍」「蓝」 「藍」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𦾐
蓝
藍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䍀(lan2)
    2. 䰐(lan2)
    3. 䪍(lan2)
    4. 㑣(lan2)
    5. 䦨(lan2)
    6. 灆(lan2)
    7. 燷(lan2)
    8. 攔(lan2)
    9. 厱(lan2)
    10. 㘓(lan2)
    11. 襕(lan2)
    12. 惏(lan2)
同部首
    1. 菁
    2. 蕪
    3. 鿒
    4. 蓝
    5. 蔌
    6. 䒳
    7. 䓦
    8. 藚
    9. 薦
    10. 莕
    11. 蕹
    12. 薈
同笔画
    1. 霛
    2. 濥
    3. 濵
    4. 罾
    5. 瀡
    6. 䌔
    7. 檔
    8. 簕
    9. 鵅
    10. 聲
    11. 璱
    12. 療
小学古诗词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唐·白居易 《忆江南》
初中古诗词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唐·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