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薏苡之谤(薏苡之謗)

拼音 yì yǐ zhī bàng

注音 ㄧˋ ㄧˇ ㄓ ㄅㄤˋ

薏苡之谤 词语解释

解释
《后汉书.马援传》:"初,援在交址,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时人以为南土珍怪,权贵皆望之。援时方有宠,故莫以闻。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后因称蒙冤被谤为"薏苡之谤"或"薏苡明珠"。
-----------------
国语辞典
薏苡之谤yì yǐ zhī bàngㄧˋ ㄧˇ ㄓ ㄅㄤˋ
  1. 比喻未收贿赂却遭诬谤。参见「薏苡明珠」条。唐.柳宗元〈为南承上中书门下嗣乞两河效用状〉:「首级之差,今复谁辩,薏苡之谤,不能自明。」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九.好及第恶登科》:「是知瓜李之嫌,薏苡之谤,斯不可忘。」

© 汉典

薏苡之谤 成语解释

薏苡之谤

【解释】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

【出处】《旧唐书·王珪杜正伦等传论》:“正伦以能文被举,以直道见委,参典机密,出入两宫,斯谓得时。然被承乾金带之讥,孰与夫薏苡之谤,士大夫慎之。”

【示例】是知瓜李之嫌,~,斯不可忘。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

© 汉典

薏苡之谤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薏苡之谤

  • 薏苡之谤,成语,典故名,典出《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马援〉。汉伏波将军马援从南方运来的薏米在其死后被进谗的人说成了明珠,结果让自己和妻儿等蒙冤。后遂以“薏苡之谤”比喻被人诬谄,蒙受冤屈。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殹唲
      2. 翼蔽
      3. 帟帟
      4. 易子而食
      5. 义粮
      6. 义状
      7. 黄桑棒
      8. 地磅
      9. 青少棒
      10. 蒲棒
      11. 田塝
      12. 踢枪弄棒
    相关词语
      1. 薏苡仁
      2. 薏苡蒙谤
      3. 薏苡之谗
      4. 薏米
      5. 薏苡谤
      6. 薏仁
      7. 载薏
      8. 苦薏
      9. 谤沮
      10. 谤詈
      11. 谤嗤
      12. 谤箧
      13. 谤口
      14. 谤语
      15. 薏苡蒙谤
      16. 讟谤
      17. 讪谤
      18. 毁谤
      19. 讥谤
      20. 冤谤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