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蔽聰塞明(蔽聪塞明)

拼音 bì cōng sè míng

注音 ㄅㄧˋ ㄘㄨㄥ ㄙㄜˋ ㄇㄧㄥˊ

蔽聰塞明 词语解释

解释

◎ 蔽聪塞明 bìcōng-sèmíng

[not perceptive] 堵塞耳朵,蒙住眼睛。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二是对于现实要‘蔽聪塞明’,麻木冷静,不受感触。——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

-----------------
国语辞典
蔽聪塞明bì cōng sè míngㄅㄧˋ ㄘㄨㄥ ㄙㄜˋ ㄇㄧㄥˊ
  1. 蒙住耳目。比喻对外界事物不予闻问。如:「人活著,有些时候不妨蔽聪塞明,麻木一些。」

© 汉典

蔽聰塞明 成语解释

【解释】蔽:遮;聪:听觉灵敏;明:看得清楚。掩住耳朵,挡住眼睛。比喻对客观事物不闻不问。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二、是对于现实要‘蔽聪塞明’,麻木冷静,不受感触,先由努力,后成自然。”

【近义词】不闻不问、蔽明塞聪

【反义词】耳聪目明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 汉典

蔽聰塞明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蔽聪塞明

  • 蔽聪塞明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ì cōng sè míng,解释是蔽:遮;聪:听觉灵敏;明:看得清楚。掩住耳朵,挡住眼睛。比喻对客观事物不闻不问。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二、是对于现实要‘蔽聪塞明’,麻木冷静,不受感触,先由努力,后成自然。”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碧紗籠
      2. 佛貍祠
      3. 畢鉢羅
      4. 避罪
      5. 避妍
      6. 璧趙
      7. 瘞銘
      8. 醜名
      9. 日暝
      10. 奏名
      11. 幸名
      12. 西銘
    相关词语
      1. 蔽罪
      2. 蔽日遮天
      3. 蔽賢
      4. 蔽隱
      5. 蔽席
      6. 蔽遮
      7. 翟蔽
      8. 狥蔽
      9. 掩蔽
      10. 自蔽
      11. 遮蔽
      12. 鬲蔽
      13. 明徽
      14. 明四家
      15. 明河
      16. 明贍
      17. 明範
      18. 明妝
      19. 衆明
      20. 聲明
      21. 因明
      22. 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23. 打明
      24. 黑澤明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