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yīn

yìn

ㄧㄣ

ㄧㄣˋ

部首 艹

部外 10

总笔画 13

简体 荫

窨 𦺼 荫 䕃 䅧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852D

上下结构

122523445115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abwc

tnli

eybz

44232

拼音 yīn yìn

注音 ㄧㄣ ㄧㄣˋ

部首 艹 部外 10总笔画 13

基本区 852D笔顺 1225234451154

通

蔭 基本解释

● 蔭

yīn 〡ㄣ


  1. 樹蔭。《荀子•勸學》:“樹成蔭而衆鳥息焉。”
  2. 日影。《左傳•昭公元年》:“趙孟視蔭曰:‘朝夕不相及,誰能待五?’”
  3. 姓。

● 蔭

yìn 〡ㄣˋ


  1. 沒有陽光,又涼又潮。如:這屋子很蔭。
  2. 遮蓋;隱蔽。《吕氏春秋•先己》:“松柏成而涂之人已蔭矣。”
  3. 庇護。《南史•王僧虔傳》:“況吾不能為汝蔭,政應各自努力耳。”
  4. 又稱受人庇護的恩德。《魏書•沮渠蒙遜傳》:“遠託大蔭。”
  5. 封建時代子孫因先代功勳而受到封賞。也作“廕”。《隋書•柳述傳》:“少以父蔭,為太子親衛。”
  6. 指地窖或暗室。後作“窨”。《潛夫論•德化》:“故善者之養天民也,猶良工之為麴豉也。起居以其時,寒溫得其適,則一蔭之麴豉,盡美而多量。”

英语 shade, shelter; protect

德语 Schatten (S)​,beschatten, Ton ,Abenddämmerung (S)​,schützen (V)​,schirmen (V)​,schattenspendend (Adj)​,schattig (Adj)​,Protektion durch hohe Stellung des Vaters

法语 humide

【漢典】

蔭 详细解释

詳細字義


◎ 蔭

蔭 yīn

名

(1) (形聲。從艸,陰聲。本義:樹陰)

(2) 同本義 [shady]

蔭,草陰也。——《說文》

蔭,草陰地也。——《廣韻》

趙盂視蔭。——《左傳·昭公元年》。注:「蔭日景也。」

玉足以庇廕嘉穀。——《國語·楚語下》

蔭不祥之木。——《淮南子·說林》。注:「蔭,木景也。」

武王蔭暍人於樾下。——《淮南子·人間》

樹成蔭而衆鳥息焉。——《荀子》

又如:樹成蔭而衆鳥息;垂蔭萬畝;蔭樊(樹蔭濃密)

(3) 日影 [shade]。

如:蔭影(樹木等在陽光照射下所投下的陰影)

(4) 指地窖或暗室 [cellar;darkroom]

則一蔭之曲豉,盡美而多量。——《潛夫論·德化》

又如:蔭室(謂陽光照射不到的屋舍,如窯洞、地窖之類)

詞性變化


◎ 蔭

蔭 yìn

動

(1) 字亦作廕。遮蔽 [shelter]

若君實庇廕膏澤之。——《國語·晉語》

本根無所庇廕矣。——《左傳·文公七年》

榆柳蔭後。——晉· 陶淵明《歸園田居》

有鬆可蔭。——明· 顧炎武《復庵記》

又如:蔭幹(陰乾);蔭屋(遮蔽不通風的地窖)。借指庇護

夫爲人君者,蔭德於人者也。——《管子》

又如:蔭附(謂自附於豪強之家以求蔭庇)

◎ 蔭

蔭、廕 yìn

名

(1) 庇廕 [(feudal ruler) conferred privileges on sb.'s descendent]。封建時代,因祖先有勳勞或官職而循例受封、得官

武王蔭暍人於樾下。——《淮南子·人間》

少以父蔭。——《隋書·柳述傳》

繼子蔭孫圖富貴,更無一個肯回頭!——《西遊記》

又如:蔭恤(因前代功德而得到官職或撫卹);蔭籍(依賴先輩有功而得到恩賜的官職);廕生(因先世蔭庇而入國子監讀書的稱爲廕生)

常用詞組


蔭庇蔭涼蔭翳
【漢典】

蔭 國語辭典

蔭ㄧㄣˋyìn
名
  1. 樹下的陰影。如:「樹蔭」、「柳蔭」。晉·陶淵明〈飲酒詩〉二○首之四:「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

  2. 父祖被及子孫的恩澤。《隋書·卷四七·柳機傳》:「少以父蔭,為太子親衛。」同「廕 」。

動
  1. 遮蔽。如:「蔭覆」。晉·陶淵明〈歸園田居〉詩五首之一:「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

  2. 庇護。如:「庇蔭」。《南史·卷二二·王曇首傳》:「況吾不能為汝蔭,政應各自努力耳。」同「廕 」。

【漢典】
【申集上】【艸】 蔭·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蔭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蔭·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唐韻】【集韻】【韻會】𠀤於禁切,音廕。【說文】草隂地。【徐曰】草所庇也。【荀子·勸學篇】樹成蔭而衆鳥息焉。【呂氏春秋】松柏成而塗之人已蔭矣。

又日景也。【左傳·昭元年】趙孟視蔭。

又通廕。【左傳·文九年】本根無所庇廕。

又【韻會】通作隂。【詩·大雅】旣之隂女。

又【左傳·文十七年】鹿死不擇音。【註】音同蔭。【杜云】所茠蔭之處。古字借用。

又【集韻】於金切,音隂。草木蔭翳也。【班固·西都賦】茂樹蔭蔚。 或作𦺼。

【漢典】
【卷一】【艸】

蔭 《说文解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艸陰地。从艸陰聲。於禁切

《說文解字注》

(蔭)艸陰地。左氏傳曰:若去枝葉,則本根無所庇蔭矣。楚語:玉足以庇蔭嘉穀。引伸爲凡覆庇之義也。釋言曰:庇茠蔭也。說文曰:庇,蔭也。休,止息也。从艸陰。依韵㑹無聲字,此以㑹意包形聲。於禁切。七部。詩桑柔以陰爲蔭。

【漢典】

蔭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jin˥ 唐代读音 qyìm日语读音 KAGE韩语罗马 UM现代韩语 음越南语 ấm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jim5 [东莞腔] jim1 [海陆腔] rim5 [客英字典] jim5 [宝安腔] jim5 [梅县腔] jim5 ngim5 [客语拼音字汇] yim4粤语 jam3

近代音 影母 侵尋韻 去聲 蔭小空;中古音 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覃部 ;影母 覃部 ;王力系统:影母 侵部 ;影母 侵部 ;

官话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蔭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蔭」 說文‧艸部「蔭」「荫」 「蔭」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窨
𦺼
荫
䕃
䅧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諲(yin1)
    2. 栶(yin1)
    3. 欭(yin1)
    4. 霠(yin1)
    5. 慇(yin1)
    6. 濦(yin1)
    7. 溵(yin1)
    8. 喑(yin1)
    9. 茵(yin1)
    10. 歅(yin1)
    11. 瘖(yin1)
    12. 禋(yin1)
    13. 䡛(yin4)
    14. 鮣(yin4)
    15. 憖(yin4)
    16. 湚(yin4)
    17. 䖜(yin4)
    18. 㪦(yin4)
    19. 㧈(yin4)
    20. 懚(yin4)
    21. 猌(yin4)
    22. 憗(yin4)
    23. 䲟(yin4)
    24. 梀(yin4)
同部首
    1. 葩
    2. 䔤
    3. 藒
    4. 虆
    5. 蔄
    6. 䒓
    7. 苉
    8. 䔏
    9. 茿
    10. 葴
    11. 艺
    12. 荾
同笔画
    1. 㽤
    2. 骟
    3. 𠍛
    4. 蒠
    5. 豦
    6. 媳
    7. 䬰
    8. 䫽
    9. 勧
    10. 㬺
    11. 痸
    12. 㓼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