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kuì
kuài
ㄎㄨㄟˋ
ㄎㄨㄞˋ
部首 艹
部外 9
总笔画 12
繁体 蕢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8489
1222512125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akhm
tlmo
ejal
44802
拼音 kuì kuài
注音 ㄎㄨㄟˋ ㄎㄨㄞˋ
部首 艹 部外 9总笔画 12
基本区 8489笔顺 122251212534
● 蒉
(蕢)
kuì ㄎㄨㄟˋ
kuài ㄎㄨㄞˋ
英语 edible amaranth; straw basket
德语 Kui (Eig, Fam)
法语 panier
详细字义
◎ 蒉
蕢 kuì
名
(形声。从艹,贵声。本义:草编的筐子) 同本义 [straw basket]
以一蒉障江、河,用没其身。——《汉书》
〔古文〕𤆂【唐韻】【韻會】𠀤求位切,音匱。【說文】草器。【論語】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
又山名。【前漢·高帝紀】沛公引兵繞嶢關,踰蕢山。
又【集韻】苦怪切,音喟。菜名。【爾雅·釋草】蕢,赤莧。【註】今莧菜之有赤莖者。
又與𠙽通。【禮·禮運】蕢桴而土鼓。【註】蕢讀爲𠙽,聲之誤也,謂摶土爲桴也。
又姓。【禮·檀弓】公使人弔蕢尚。
艸器也。从艸䝿聲。臾,古文蕢,象形。《論語》曰:“有荷臾而過孔氏之門。”求位切
(蕢)艸器也。孟子曰:不知足而爲屨,我知其不爲蕢也。知蕢是盛物之器。从艸貴聲。求位切。十五部。
(㬰)古文蕢,象形。論語曰:有荷臾而過孔氏之門。此古文論語也,憲問篇。
国际音标 kʰuei˥˧; kʰuai˥˧
粤语 gwai6
重定向至「蕢」。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