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萧关(蕭關)

拼音 xiāo guān

注音 ㄒㄧㄠ ㄍㄨㄢ

萧关 词语解释

解释
1.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为自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冲。 2.指北宋崇宁四年为防御西夏而筑的萧关,故址在今固原北二百馀里。 3.古县名。唐神龙元年(公元705年)置。治所在今固原北一百八十里。至德后地入吐蕃,大中间收复,置武州治此,旋废。 4.古县名。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侨置于潘原县(今甘肃省平凉市东),仍为武州治所。五代周显德中废。
© 汉典

萧关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萧关

  • 萧关,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六盘山山脉横亘于关中西北,为其西北屏障。自陇上进入关中的通道主要是渭河、泾河等河流穿切成的河谷低地。渭河方向山势较险峻,而泾河方向相对较为平易。萧关即在六盘山山口依险而立,扼守自泾河方向进入关中的通道。萧关是关中西北方向的重要关口,屏护关中西北的安全。
  • 关中西北方向的威胁主要来自陇西、河西及青藏高原上的游牧民族。秦汉时期主要是匈奴,隋唐时期主要是突厥、吐蕃,北宋时主要是西夏党项。萧关为关中抗击西北游牧民族进犯的前哨。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曾入萧关,袭扰北地等郡,致使关中震动。汉武帝时,国力增强,重视北边国防。汉武帝曾两次出萧关,巡视西北边境,耀兵塞上,威慑匈奴。自北朝后期起,突厥称雄塞外,中原政权频受其扰。唐武则天时,曾任魏元忠为萧关大总管,统重兵镇守萧关,以备突厥。北宋时,党项人建立的西夏称雄西北。在宋夏之间近百年的对抗中,萧关一带为双方对峙前沿。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校贯
      2. 小冠
      3. 箫管
      4. 校官
      5. 小官
      6. 效官
      7. 虓士
      8. 嚣书
      9. 窙寥
      10. 逍遥台
      11. 枭猛
      12. 哓咋
      13. 还官
      14. 貌冠
      15. 苍官
      16. 长冠
      17. 中都官
      18. 静观
    相关词语
      1. 萧飒
      2. 萧规曹随
      3. 萧墙祸
      4. 萧屏
      5. 萧槮
      6. 萧折鱼
      7. 焫萧
      8. 艾萧
      9. 蓼萧
      10. 刁萧
      11. 管萧
      12. 聊萧
      13. 关检
      14. 关市
      15. 关应
      16. 关借
      17. 关房
      18. 关发
      19. 休戚相关
      20. 函关
      21. 水关
      22. 相关
      23. 玉关
      24. 一语双关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