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草書(草书)

拼音 cǎo shū

注音 ㄘㄠˇ ㄕㄨ

草書 词语解释

解释

◎ 草书 cǎoshū

[grass characters;calligraphy executed with strokes flowing together;Chinese characters written in the cursive hand] 汉字六体中继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之后出现的一种书法字体。特点是笔画相连,书写时速度快

-----------------
国语辞典
草书cǎo shūㄘㄠˇ ㄕㄨ
  1. 书体名。为书写方便、快速而产生的字体,大约起于汉代。初创时称为「章草」。将隶书草率写成,简省点画,保存波势。其字个个分离不相连绵。至汉末,相传张芝脱去章草中保留的隶书笔画形迹,而笔势连缀,上下两字时时相连,形成「今草」,即后世通行的「草书」。也称为「草体」、「草字」。

英语 grass script, cursive script (Chinese calligraphic style)​

法语 calligraphie chinoise style herbe, écriture cursive

© 汉典

草書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草书

  • 草书有广义和狭义。广义的,不论时代,凡写得潦草的字,都可以算草书。狭义的,即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 草书分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草疏
      2. 草蔬
      3. 草蔬
      4. 曹屬
      5. 操術
      6. 草疏
      7. 曹署
      8. 慅嬰
      9. 慅擾
      10. 懆懆
      11. 愺恅
      12. 慅
      13. 懆惡
      14. 三叔
      15. 租輸
      16. 玉姝
      17. 事樞
      18. 閃倐
      19. 血疏
    相关词语
      1. 草賦
      2. 草寮
      3. 草編
      4. 草驢
      5. 草荒
      6. 草菅人命
      7. 九草
      8. 金瘡小草
      9. 茨草
      10. 紫背草
      11. 王孫芳草
      12. 斷腸草
      13. 書獃子
      14. 書淫
      15. 書樓
      16. 書券
      17. 書會
      18. 書鋪
      19. 主書
      20. 團書
      21. 赤雀銜書
      22. 起送文書
      23. 判決書
      24. 毛邊書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