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苻蘺(苻蓠)

拼音 fú lí

注音 ㄈㄨˊ ㄌㄧˊ

苻蘺 词语解释

解释
1.蒲草名。茎可编席。 2.白芷之别名。
© 汉典

苻蘺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苻蓠

  • 白芷(苻蓠)
  • 白芷祛风,通窍止痛,燥湿完带,消痛排脓。
  • [性味归经]
  • 辛,温。人肺、胃经。
  • 功效
  • 解表,祛风燥湿,消肿排脓,
  • 【临床应用】
  • (1)外感风寒,头痛鼻塞:本品芳香走窜,其性上达,可外散风寒,上通鼻窍,且止痛功良。常配伍防风、羌活等同用。
  • (2)阳明头痛,齿痛鼻渊:本品善散阳明经风湿之邪,且芳香上达,通窍止痛。单用即都梁丸,或与川芎、防风等配伍应用,如川芎茶调散。治鼻渊头痛,时流浊涕,每与苍耳子、辛夷等同用。
  • (3)疮痈肿痛:未溃者能消散,已溃者能排脓,有消肿排脓、止痛之功,为外科常用之品。每与金银花、当归、穿山甲(代)等配用。与瓜萎、贝母、蒲公英等药配伍,又治乳痈肿痛。
  • (4)带下过多:本品善除阳明经湿邪而燥湿止带。属寒湿下注,白带过多者,可与鹿角霜、炮姜炭、白术等药同用;属湿热带下者,则需配伍车前子、黄柏等清热燥湿利湿药。
  • 此外,本品用治皮肤风湿瘙痒,能祛风止痒;治毒蛇咬伤,古方单用本品煎汤内服,渣敷患处,有解毒疗伤之效。
  • 【用量用法】 3~10克,水煎内服。外用适量。
  • 【代表方剂】
  • 仙方活命饮(《证治准绳》):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尾、甘草节、金银花、赤芍药、乳香、没药、天花粉、防风、大贝、白芷、陈皮。主治一切痈疽,肿疡,溃疡,发背,疔疮,痘毒。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扶犁
      2. 紼纚
      3. 福釐
      4. 扶犂
      5. 绋纚
      6. 伏歷
      7. 服禮
      8. 輔理
      9. 賻禮
      10. 浮麗
      11. 浮力
      12. 浮漫
      13. 扶蓋
      14. 扶翼
      15. 芙蕖
      16. 伏脈
      17. 浮光裘
      18. 距離
      19. 板釐
      20. 别離
      21. 鉏犁
      22. 齧梨
      23. 星離
    相关词语
      1. 苻朗皁白
      2. 苻雄
      3. 苻秦
      4. 苻堅
      5. 苻婁
      6. 萑苻
      7. 蘆苻
      8. 嘔苻
      9. 茳蘺
      10. 江蘺
      11. 青蘺
      12. 夫蘺
      13. 靑蘺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