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pí

ㄆㄧˊ

部首 月

部外 8

总笔画 12

髀 𦜠 𦜉 𠧃 腗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813E

左右结构

351132511312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ertf

bhwj

qned

76240

拼音 pí

注音 ㄆㄧˊ

部首 月 部外 8总笔画 12

基本区 813E笔顺 351132511312

常 通 标

脾 基本解释

● 脾

pí ㄆㄧˊ


  1. 人和动物内脏之一,在胃的左下侧,是重要的贮藏血液的器官和最大的淋巴器官:~脏。
  2. 中医学指五脏之一:~胃。

英语 spleen, pancreas; disposition

德语 Milz (S)

法语 rate

【漢典】

脾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脾 pí

名

(1) (形声。从月(肉);卑声。本义:脾脏。人和脊椎动物的内脏之一,是贮血和产淋巴与抗体的器官,有调节新陈代谢的作用。中医称“五脏”之一)

(2) 同本义 [spleen]

脾,土藏也。——《说文》

脾者,谓之主。——《春秋元命苞》

祭先脾。——《礼记·月令》

(3) 又如:脾土(中医用语,指脾);脾析(牛胃);脾家(脾脏所在之处);脾和(脾性相合,意气相投);脾味(兴趣爱好;脾性,脾气)

(4) 通“髀”。大腿 [hip]

鸿蒙方将拊脾雀跃而游。——《庄子·在宥》

达于右脾。——《公羊传·桓公四年》

(5) 通“膍”。牛胃 [tripe of ox]

嘉殽脾臄,或歌或咢。——《诗·大雅·行苇》

蠃醢脾析。——《周礼·天官·醢人》

常用词组


脾大脾气脾胃脾性
【漢典】

脾 國語辭典

脾ㄆㄧˊpí
名
  1. 內臟之一。參見「脾臟 」條。

  2. 參見「脾氣 」條。

【漢典】
【未集下】【肉】 脾·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脾 《康熙字典》

【未集下】【肉】 脾·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唐韻】符支切【集韻】頻彌切【韻會】頻脂切【正韻】蒲麋切,𠀤音陴。【說文】土藏也。【徐曰】脾主信藏志,信生於土。【白虎通】脾之爲言裨也。【韻會】文子曰:脾爲風。【淮南子·精神訓】脾爲雷。【釋名】脾,裨也。在胃下。脾助胃氣,主化穀也。【禮·月令】孟春之月,祭先脾。

又可爲殽。【詩·大雅】嘉殽脾臄。【禮·內則】兔爲宛脾。【註】宛脾,聶而切之。

又【鴇奧鹿胃註】鴇奧,脾肶也。【周禮·天官·醢人】饋食之豆,其實葵菹蠃醢,脾析麤醢,蜃蚳醢,豚拍魚醢。【註】脾析,牛百葉也。

又【博雅】止也。【揚子·方言】鋪脾,止也。【註】義有不同,故異訓之。

又【博雅】𤰞也。

又邑名。【左傳·定五年】子西爲王輿服,以保路國于脾洩。【註】脾洩,楚邑也。

又【集韻】蒲街切,音牌。牛百葉。【周禮·天官·醢人脾析釋文】徐讀蒲佳反。

又【集韻】匹計切,音膍。盛肥也。

又【五音集韻】𤰞履切,音匕。股也。

【漢典】
【卷四】【肉】

脾 《说文解字》

【卷四】【肉】
《說文解字》

土藏也。从肉卑聲。符支切

《說文解字注》

(脾)土藏也。文有脫誤。說見上。从肉。卑聲。符支切。在十六部。按古文以脾爲髀字。

【漢典】

脾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pʰi˧˥ 唐代读音 bhiɛ日语读音 HIZOU TOMARU MOMO韩语罗马 PI现代韩语 비越南语 tì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pi2 bi1 [客英字典] bi1 pi2 [海陆腔] pi2 bi1 [梅县腔] pi2 bi1 [沙头角腔] pi2 [东莞腔] pi2 [宝安腔] bi1 pi2 [客语拼音字汇] pi2粤语 pei4潮州话 bi5 pi5

近代音 滂母 齊微韻 平聲陽 脾小空;中古音 並母 支韻 平聲 陴小韻 符支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並母 齊部 ;王力系统:並母 支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脾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脾」 說文‧肉部「脾」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髀
𦜠
𦜉
𠧃
腗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㔥(pi2)
    2. 㡙(pi2)
    3. 膍(pi2)
    4. 啤(pi2)
    5. 猈(pi2)
    6. 陴(pi2)
    7. 㮰(pi2)
    8. 阰(pi2)
    9. 貔(pi2)
    10. 芘(pi2)
    11. 仳(pi2)
    12. 蜱(pi2)
同部首
    1. 膆
    2. 䐛
    3. 䑆
    4. 䐷
    5. 脥
    6. 胯
    7. 䐉
    8. 腜
    9. 膔
    10. 胓
    11. 腛
    12. 胃
同笔画
    1. 䝩
    2. 腴
    3. 㠭
    4. 僆
    5. 喘
    6. 萻
    7. 婸
    8. 媓
    9. 渰
    10. 骭
    11. 惼
    12. 嵝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