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kuì

ㄎㄨㄟˋ

部首 耳

部外 12

总笔画 18

简体 聩

䠿 瞶 聩 𦖥 𦗿 𦘃 𦘄 𦘋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8075

左右结构

1221112512125111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bkhm

sjlmc

ceal

15486

拼音 kuì

注音 ㄎㄨㄟˋ

部首 耳 部外 12总笔画 18

基本区 8075笔顺 122111251212511134

聵 基本解释

● 聵

kuì ㄎㄨㄟˋ


  1. 生而耳聾。
  2. 糊塗;不明事理。如:昏聵。
  3. 假裝不知。

英语 deaf

德语 schwerhörig, taub

法语 sourd

【漢典】

聵 详细解释

詳細字義


◎ 聵

聵 kuì

動

(1) 先天性耳聾。後泛指耳聾 [deaf]

聵,生而聾也。從耳,貴聲。——《說文》

蘄州龐君 安常善醫則聵。——《東坡志林》

聾聵不可使聽。——《國語·晉語四》

又如:聵眊(耳聾眼花。引申爲昏聵)

詞性變化


◎ 聵

聵 kuì

形

(1) 昏聵,不明事理 [unknown]

近愚則聵。——皮日休《耳箴》

開聾啓聵。——孔尚任《桃花扇》

又如:聵聵(胡塗無知,不明事理)

【漢典】

聵 國語辭典

聵ㄎㄨㄟˋkuì
形
  1. 耳聾、聽不見。宋·范成大〈大暑舟行含山道中雨驟至霆奔龍挂可駭〉詩:「盆傾耳雙聵,斗暗目四眩。」

  2. 糊塗不明事理。如:「昏聵」。唐·皮日休〈耳箴〉:「近賢則聰,近愚則聵。」

名
  1. 耳朵聽不見的人。如:「振聾發聵」。《國語·晉語四》:「嚚瘖不可使言,聾聵不可使聽。」

【漢典】
【未集中】【耳】 聵·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2

聵 《康熙字典》

【未集中】【耳】 聵·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2

【唐韻】【集韻】五怪切【韻會】魚怪切,𠀤音𩕕。【說文】聾也。【晉語】聾聵,不可使𦗟。【註】生而聾曰聵。 【類篇】或作𦖥。亦作𦗿。

【漢典】
【卷十二】【耳】

聵 《说文解字》

【卷十二】【耳】
《說文解字》

聾也。从耳貴聲。𦖥,聵或从㕟。五怪切〖注〗臣鉉等曰:當从𦳋省,義見𦳋字注。

《說文解字注》

(聵)聾也。國語曰:聾聵不可使聽。韋云:耳不別五聲之和曰聾,生而聾曰聵。从耳𧷈聲。五怪切。十五部。

(𦖥)聵或从㕟。許書㕟聲之字三,而逸㕟篆。

(𦘄)或从𧱏作。𧱏應改䇂省。說見豕部。

【漢典】

聵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kʰuei˥˧ 日语读音 TSUNBO韩语罗马 OY现代韩语 외

客家话 [海陆腔] kui6 kui3 [客语拼音字汇] kui3 [台湾四县腔] kui5 kui3 [宝安腔] kui3 [客英字典] kwui5粤语 kui2

近代音 中古音 疑母 怪韻 去聲 聵小韻 五怪切 二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疑母 沒部 ;王力系统:疑母 物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聵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聵」 說文‧耳部   「聵」 「聩」 「聵」
      「𦖥」 說文或體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䠿
瞶
聩
𦖥
𦗿
𦘃
𦘄
𦘋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謉(kui4)
    2. 籄(kui4)
    3. 䁛(kui4)
    4. 餽(kui4)
    5. 愦(kui4)
    6. 嬇(kui4)
    7. 㕟(kui4)
    8. 膭(kui4)
    9. 嘳(kui4)
    10. 䙆(kui4)
    11. 聭(kui4)
    12. 㧉(kui4)
同部首
    1. 聾
    2. 䎷
    3. 聝
    4. 聫
    5. 䏄
    6. 聨
    7. 聢
    8. 聉
    9. 聑
    10. 聪
    11. 聺
    12. 䏉
同笔画
    1. 皦
    2. 燺
    3. 䵧
    4. 濼
    5. 獶
    6. 覱
    7. 镭
    8. 颹
    9. 㙻
    10. 㲊
    11. 鞢
    12. 蹚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