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義形於色(义形于色)

拼音 yì xíng yú sè

注音 ㄧˋ ㄒㄧㄥˊ ㄩˊ ㄙㄜˋ

義形於色 词语解释

解释

◎ 义形于色 yìxíngyúsè

[with indignation written on one's face;one's face shows no compromise with evil] 正义之气显现于神色。也指义愤的心情显露在脸上

-----------------
国语辞典
义形于色yì xíng yú sèㄧˋ ㄒㄧㄥˊ ㄩˊ ㄙㄜˋ
  1. 语出《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指心怀正义愤慨而流露在脸上。《三国志.卷六一.吴书.陆凯传》:「定大恨凯,思中伤之,凯终不以为意,乃心公家,义形于色,表疏皆指事不饰,忠恳内发。」《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大家诺诺连声,义形于色,又痛骂一回云南官府,方才各散。」也作「义形于色」。反不露声色

© 汉典

義形於色 成语解释

【解释】形:表现;色:面容。仗义不平之气在脸上流露出来。

【出处】《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示例】吴荪甫“~”地举起左手的食指在桌子边上猛击一下。 ◎茅盾《子夜》五

© 汉典

義形於色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义形于色

  • 义形于色,汉语成语,
  • 拼音:yì xíng yú sè
  • 释义:义愤的情绪反映在脸上
  • 出自《公羊传·桓公二年》。
  • 近义词有义无反顾、义正词严等。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抑摧
      2. 抑止
      3. 異論
      4. 邑城
      5. 抑糴
      6. 意往神馳
      7. 畏澀
      8. 沈澀
      9. 慳澁
      10. 嗌塞
      11. 頓開茅塞
      12. 縮瑟
    相关词语
      1. 義作
      2. 義界
      3. 義帝
      4. 義役
      5. 義膽忠肝
      6. 義結金蘭
      7. 樂利主義
      8. 蹈仁履義
      9. 故義
      10. 唯心主義
      11. 佛義
      12. 道義
      13. 色澤
      14. 色香味俱全
      15. 色心
      16. 色厲內荏
      17. 色狼
      18. 色衰愛弛
      19. 花容失色
      20. 粉色
      21. 靠色
      22. 奸色
      23. 啞然失色
      24. 海色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