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zhì

ㄓˋ

部首 糹

部外 10

总笔画 16

简体 致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7DFB

左右结构

55444415412131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xgct

vfmgk

zhmo

28940

拼音 zhì

注音 ㄓˋ

部首 糹 部外 10总笔画 16

基本区 7DFB笔顺 5544441541213134

通

緻 基本解释

● 緻

zhì ㄓˋ


  1. 細密;精細:~密。精~。
  2. 細繒。
  3. 縫補過的衣服。

英语 delicate, fine; dense

【漢典】

緻 國語辭典

緻ㄓˋzhì
名
  1. 細密的絲帛。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七下·釋器》:「緻,練也。」疏證:「緻,一名細緻。《釋名》云:『細緻,染縑為五色,細且緻,不漏水也。』」

形
  1. 精細、細密。《新唐書·卷二○三·文藝傳下·崔元翰傳》:「其好學老不倦,用思精緻,馳騁班固、蔡邕間以自名家。」

  2. 美好。《紅樓夢·第八回》:「賈母見秦鍾形容標緻,舉止溫柔。」

【漢典】
【未集中】【糸】 緻·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緻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 緻·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廣韻】【集韻】【韻會】𠀤直利切,音稚。【說文】密也。【後漢·班固傳】碝磩采緻。

又【博雅】補也,練也。【玉篇】縫補敝衣也。【揚子·方言】襜褕,自關而西謂之䘪䘿,其敝者謂之緻。【註】緻縫納敝,故名之也。

又褸謂之緻。【註】襤褸,綴結也。

【漢典】
【卷五】【夊】

↳致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緻”字头,请参考“致”字:)
【卷五】【夊】
《說文解字》

送詣也。从夊从至。陟利切

《說文解字注》

(致)送詣也。言部曰:詣,候至也。送詣者,送而必至其処也。引伸爲召致之致,又爲精致之致,月令必工致爲上是也。精致,漢人衹作致。糸部緻字,徐鉉所增。凡鄭注俗本乃有緻。从夊,从至。夊猶送也。陟利切。十五部。

【漢典】

緻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ʂʅ˥˧ 日语读音 KOMAKAI韩语罗马 CHI现代韩语 치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zih5 [客语拼音字汇] zi4 [海陆腔] zhi5 [梅县腔] tje5 [宝安腔] zi5 [客英字典] zhi5 [陆丰腔] zhi5粤语 zi3潮州话 di3

近代音 中古音 澄母 至韻 去聲 緻小韻 直利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屑部 ;王力系统:定母 質部 ;

赣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緻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緻」 說文‧糸部「緻」「致」 「緻」
金文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潪(zhi4)
    2. 滍(zhi4)
    3. 织(zhi4)
    4. 䚳(zhi4)
    5. 摯(zhi4)
    6. 扻(zhi4)
    7. 祑(zhi4)
    8. 狾(zhi4)
    9. 豒(zhi4)
    10. 偫(zhi4)
    11. 銍(zhi4)
    12. 瀄(zhi4)
同部首
    1. 紛
    2. 縔
    3. 䋡
    4. 䋑
    5. 縵
    6. 䌅
    7. 緪
    8. 緾
    9. 絏
    10. 紷
    11. 絇
    12. 繐
同笔画
    1. 擉
    2. 壃
    3. 薓
    4. 縞
    5. 䝟
    6. 㵯
    7. 篴
    8. 壂
    9. 橓
    10. 嬴
    11. 瞥
    12. 壁
小学古诗词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先秦·《孟子·告子》 《学弈》
初中古诗词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 《诫子书》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汉·佚名 《庭中有奇树》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明·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