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jī

qī

ㄐㄧ

ㄑㄧ

部首 糹

部外 9

总笔画 15

简体 缉

缉 𦂝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7DDD

左右结构

554444251122111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xkbg

vfrsj

zjce

26941

拼音 jī qī

注音 ㄐㄧ ㄑㄧ

部首 糹 部外 9总笔画 15

基本区 7DDD笔顺 554444251122111

通

緝 基本解释

● 緝

jī ㄐㄧˉ


  1. 把麻析成縷連接起來:~麻。
  2. 搜捕,捉拿:~訪。~私。~捕。通~。偵~。
  3. 同「輯」,收集。

● 緝

qī ㄑㄧˉ


  1. 一種縫紉方法,一針對一針地縫:~鞋口。~邊兒。

英语 to sew in close stitches

德语 kapern (V)

法语 coudre finement,arrêter,saisir

【漢典】

緝 详细解释

詳細字義


◎ 緝

緝 jī

〈動〉

(1) (形聲。从糸( mì),表示與線絲、纏織有關。本義:績,把麻搓成線)

衆婦夜緝燈烘。——宋· 蘇軾《次子由詩相慶》

又如:緝績(紡織,編織);緝取(搓成);緝麻(績麻);緝婦(從事紡績的婦女)

(2) 搜捕 [seize;arrest]

訪緝糾詰。——清· 方苞《獄中雜記》

又如:緝聽(向各處去搜集消息);緝兇(搜捕兇犯);緝擒(捉拿;緝拿);緝探人(偵察人員)

(3) 繼續 [continue]

授幾有緝御。——《詩·大雅·行葦》

又如:緝熙(本指逐漸達到光明,後因以指光明);緝御(侍者連續更替地侍候着);緝緒(繼承傳統)

(4) 會合;和睦。通「輯」 [join; meet; concord; harmony]

適道已來,四十九載,妙應事多,宜加總緝,共成區畛。——《廣弘明集·沈約·佛記序》

有所緝綴。——《魏書·高允傳》

轉將深意諭旁人,緝綴疵瑕遣潛說。——元稹《苦樂相倚曲》

思所以鎮定民心,緝寧外內。——《三國志·吳書·陸抗傳》注

還賢與能,羣臣緝睦。——《陳書·虞荔傳》

又如:緝綴(搜輯。引申爲編撰書稿);緝衆(聚衆);緝寧(使祥寧安和)

(5) 附耳私語;花言巧語 [whisper]。

如:緝緝(附耳私語的聲音。形容花言巧語);緝緝翩翩(形容交頭接耳、花言巧語)

(6) 另見 qī

常用詞組


緝捕緝查緝訪緝獲緝拿緝私
 

基本詞義


◎ 緝

緝 qī

〈動〉

(1) 縫衣邊 [hem]

緝,下橫縫,緝其下也。——《釋名·釋衣服》

(2) 用相連的針腳密密地縫 [sew in close and straight stitches]。

如:緝鞋口

(3) 另見 jī

【漢典】

緝 國語辭典

緝ㄑㄧˋqì
動
  1. 將麻捻搓成線。如:「緝麻」、「緝績」。《說文解字·糸部》:「緝,績也。」清·段玉裁·注:「凡麻枲,……析其皮如絲而撚之,而𠟪之,而續之,而後為縷,是曰績,亦曰緝。」宋·蘇軾〈次子由詩相慶〉詩:「六子晨耕簞瓢出,眾婦夜緝燈火共。」明·歸有光〈先妣事略〉:「入城,則緝纑,燈火熒熒,每至夜分。」

  2. 縫衣邊。如:「緝邊」。《儀禮·喪服》:「斬衰……傳曰斬者何不緝也。」

  3. 搜捕、捉拿。如:「緝凶」、「通緝」、「緝私」。

  4. 聚合。《後漢書·卷六六·陳蕃等傳·贊曰》:「人謀雖緝,幽運未當。」《文選·顏延之·陽給事誄》:「難立乎將卒之間,以緝華裔之眾。」

緝ㄑㄧqī
動
  1. 一種縫紉法。用短而密接的線跡,一針對一針的細縫。如:「緝邊」、「緝鞋底」。

【漢典】
【未集中】【糸】 緝·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緝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 緝·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七入切,音葺。【說文】績也。【釋名】緝下橫縫,緝其下也。【儀禮·喪服】斬者何,不緝也。

又【玉篇】續也。【詩·大雅】授几有緝御。【箋】緝,猶續也。

又緝熙,光也。【詩·大雅】於緝熙敬止。

又【集韻】卽入切,音㗱。緝緝,口舌聲。【詩·小雅】緝緝翩翩。

【漢典】
【卷十三】【糸】

緝 《说文解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績也。从糸咠聲。七入切

《說文解字注》

(緝)績也。自緝篆至絣篆皆說麻事。麻事與蠶事相似,故亦从糸。凡麻枲先分其莖與皮曰木,因而漚之,取所漚之麻而林之,林之爲言微也。微纖爲功,析其皮如絲。而撚之,而𠟪之,而續之,而後爲縷。是曰績,亦曰緝,亦絫言緝績。孟子曰:妻辟纑。趙注曰:緝績其麻曰辟。按辟與擘肌分理之擘同,謂始於析麻皮爲絲也。引申之,用縷以縫衣亦爲緝,如禮經云斬者不緝也𪗋者緝也是也。又引申之爲積厚流光之偁,大雅傳曰緝𤋮光明也是也。从糸咠聲。七入切。七部。

【漢典】

緝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i˥; tɕʰi˥ 日语读音 TSUMUGU韩语罗马 CIP CUP现代韩语 집

客家话 [海陆腔] sip8 cip8 [宝安腔] cip8 [台湾四县腔] sip8 cip8 [梅县腔] sip8 cip8 [客英字典] sip8 [东莞腔] cap8 [客语拼音字汇] xib6粤语 cap1

近代音 中古音 清母 緝韻 入聲 緝小韻 七入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清母 合部 ;清母 合部 ;王力系统:清母 緝部 ;清母 緝部 ;

官话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緝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緝」 說文‧糸部   「緝」 「缉」 「緝」
               
               
說文小篆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缉
𦂝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僟(ji1)
    2. 緁(ji1)
    3. 錤(ji1)
    4. 赍(ji1)
    5. 𠀮(ji1)
    6. 𠔛(ji1)
    7. 苙(ji1)
    8. 槣(ji1)
    9. 鳮(ji1)
    10. 咭(ji1)
    11. 鞿(ji1)
    12. 踑(ji1)
    13. 欹(qi1)
    14. 𠔶(qi1)
    15. 㱦(qi1)
    16. 緀(qi1)
    17. 霋(qi1)
    18. 喰(qi1)
    19. 䫏(qi1)
    20. 期(qi1)
    21. 淒(qi1)
    22. 𠔸(qi1)
    23. 郪(qi1)
    24. 墄(qi1)
同部首
    1. 綆
    2. 綴
    3. 縀
    4. 繡
    5. 絖
    6. 緑
    7. 續
    8. 縷
    9. 糿
    10. 䋇
    11. 継
    12. 繖
同笔画
    1. 獞
    2. 䅶
    3. 噵
    4. 䕂
    5. 凜
    6. 聤
    7. 甎
    8. 縒
    9. 𠆉
    10. 䗍
    11. 䈜
    12. 䴰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