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chù

ㄔㄨˋ

部首 糹

部外 5

总笔画 11

简体 绌

绌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7D40

左右结构

55444452252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xbmh

vfuu

zzzi

22972

拼音 chù

注音 ㄔㄨˋ

部首 糹 部外 5总笔画 11

基本区 7D40笔顺 55444452252

通

絀 基本解释

● 絀

chù ㄔㄨˋ


  1. 见“绌”。

英语 sew, stitch; insufficient

法语 inadéquat,insuffisant

【漢典】

絀 國語辭典

絀ㄔㄨˋchù
動
  1. 貶退。《禮記·王制》:「不孝者,君絀以爵。」《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屈平既絀,其後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惠王患之。」通「黜」。

形
  1. 不足、短缺。如:「支絀」、「相形見絀」。《荀子·非相》:「與世偃仰,緩急嬴絀。」

【漢典】
【未集中】【糸】 絀·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5

絀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 絀·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5

【廣韻】【集韻】𠀤竹律切,音窋。【說文】縫也。【玉篇】紩也。【史記·趙世家】却冠秫絀。【註】徐廣曰:戰國策作𥝰縫,亦縫紩之別名也。古字多假借,故作秫絀耳。此蓋言其女工箴縷之麤拙也。

又【荀子·非相篇】緩急嬴絀。【註】猶言屈伸也。

又【集韻】敕律切,音黜。義同。

又同黜。【禮·王制】不孝者,君絀以爵。【註】絀,退也。

【漢典】
【卷十三】【糸】

絀 《说文解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絳也。从糸出聲。丑律切

《說文解字注》

(絀)絳也。此絀之本義、而廢不行矣。韵會絳作縫。非也。古多叚絀爲黜。从糸。出聲。丑律切。十五部。

【漢典】

絀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ʂʰu˥˧ 日语读音 AKAI

客家话 [海陆腔] chot7 [客语拼音字汇] dod5 zod5 zud5 [台湾四县腔] zot7 [客英字典] tut7 chot7 [宝安腔] zot7 [梅县腔] zhot7粤语 ceot1 zeot3 zyut3 zyut6

近代音 中古音 知母 術韻 入聲 㤕小韻 竹律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沒部 ;王力系统:透母 物部 ;

吴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絀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絀」 帛乙1.8「絀」 說文‧糸部「絀」「绌」 「絀」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绌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俶(chu4)
    2. 绌(chu4)
    3. 䦌(chu4)
    4. 䟣(chu4)
    5. 埱(chu4)
    6. 黜(chu4)
    7. 泏(chu4)
    8. 鄐(chu4)
    9. 竐(chu4)
    10. 臅(chu4)
    11. 㘜(chu4)
    12. 处(chu4)
同部首
    1. 緖
    2. 䋡
    3. 綆
    4. 縩
    5. 䋉
    6. 䌘
    7. 綶
    8. 紭
    9. 䋣
    10. 䋪
    11. 綠
    12. 䋀
同笔画
    1. 惈
    2. 悼
    3. 䞛
    4. 㙊
    5. 菓
    6. 敗
    7. 䆛
    8. 㥊
    9. 䓗
    10. 淝
    11. 梇
    12. 焗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