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lài

ㄌㄞˋ

部首 竹

部外 16

总笔画 22

简体 籁

籁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7C5F

上下结构

31431412512343525111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tgkm|tskm

hdlc

mfrl

88986

拼音 lài

注音 ㄌㄞˋ

部首 竹 部外 16总笔画 22

基本区 7C5F笔顺 3143141251234352511134

通

籟 基本解释

● 籟

lài ㄌㄞˋ


  1. 古代的一種簫。
  2. 孔穴裏發出的聲音,泛指聲響:天~。萬~俱寂。

英语 bamboo flute; pipe; various sound

德语 Musik (S)

法语 (ancien instrument à vent chinois)​,bruit sonore

【漢典】

籟 國語辭典

籟ㄌㄞˋlài
名
  1. 樂器名:➊ ​ 古代的一種管樂器。三孔。《說文解字·竹部》:「籟,三孔龠也。大者謂之笙,其中謂之籟,小者謂之箹。」➋ ​ 簫。《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吹鳴籟。」裴駰集解引《漢書音義》:「籟,簫也。」

  2. 本指從孔竅中所發出的聲音,後泛指一切的聲音。如:「天籟」、「人籟」、「萬籟俱寂」。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原道》:「至於林籟結響,調如竽瑟。」晉·王羲之〈蘭亭〉詩二首之一:「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

【漢典】
【未集上】【竹】 籟·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6

籟 《康熙字典》

【未集上】【竹】 籟·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6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落蓋切,音賴。【說文】籥三孔也。大者謂之笙,中者謂之籟,小者謂之箹。【爾雅註】簫,一名籟。【史記·司馬相如傳】摐金鼓,吹鳴籟。【註】籟,簫也。

又凡孔竅機括皆曰籟。【莊子·齊物論】人籟則比竹,地籟則衆竅是已。

又叶力制切【宋玉·高唐賦】緣葉紫裏,丹莖白蔕。纖條悲鳴,聲似竽籟。【註】蔕,丁計切。籟,力制切。

【漢典】
【卷五】【竹】

籟 《说文解字》

【卷五】【竹】
《說文解字》

三孔龠也。大者謂之笙,其中謂之籟,小者謂之箹。从竹賴聲。洛帶切

《說文解字注》

(籟)三孔龠也。龠部曰。龠、管樂。六孔。以和衆聲。按毛詩傳曰。龠六孔。許龠下從之。此云三孔龠者、謂龠之三孔者則名籟也。鄭注笙師、少儀、明堂位皆云。籥如笛、三孔。鄭專謂籟耳。今本說文龠下爲淺人所亂。然於此可以正彼。莊子人籟、地籟、天籟、引伸義也。大者謂之笙。笙、釋樂作產。其中謂之籟。釋樂作謂之仲。葢誤。小者謂之箹。三句見釋樂。大者葢六孔者也。中者三孔。从竹。賴聲。洛帶切。十五部。

【漢典】

籟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lĄi˥˧ 唐代读音 lɑ̀i日语读音 FUE韩语罗马 LOY现代韩语 뢰

客家话 [客英字典] lai5 [海陆腔] lai6 [梅县腔] lai5 [台湾四县腔] lai5 [宝安腔] lai3 [客语拼音字汇] lai4粤语 laai6潮州话 nai6

近代音 來母 皆來韻 去聲 賴小空;中古音 來母 泰韻 去聲 賴小韻 落蓋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曷部 ;王力系统:來母 月部 ;

吴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籟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籟」 說文‧竹部「籟」「籁」 「籟」
說文小篆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籁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䚅(lai4)
    2. 唻(lai4)
    3. 赉(lai4)
    4. 櫴(lai4)
    5. 藾(lai4)
    6. 睞(lai4)
    7. 濑(lai4)
    8. 瀬(lai4)
    9. 䲚(lai4)
    10. 徠(lai4)
    11. 䠭(lai4)
    12. 賚(lai4)
同部首
    1. 簔
    2. 籢
    3. 䈡
    4. 籄
    5. 䈆
    6. 筐
    7. 笣
    8. 笥
    9. 䈠
    10. 箔
    11. 笍
    12. 箑
同笔画
    1. 韀
    2. 䥫
    3. 鷐
    4. 玀
    5. 欆
    6. 疊
    7. 鬝
    8. 䲁
    9. 灘
    10. 鷕
    11. 欉
    12. 䉮
初中古诗词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唐·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