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bó

ㄅㄛˊ

部首 竹

部外 12

总笔画 18

𥴮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7C19

上下结构

31431412125112412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tfgf|tfsf

hjii

mefd

88442

拼音 bó

注音 ㄅㄛˊ

部首 竹 部外 12总笔画 18

基本区 7C19笔顺 314314121251124124

簙 基本解释

● 簙

bó ㄅㄛˊ


  1. 同“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漢典】

簙 國語辭典

簙ㄅㄛˊbó
名
  1. 古代一種賭博的遊戲。二人相對而坐,棋枰分十二道,棋子十二枚,六白六黑;相傳是上古烏曹發明的。《說文解字·竹部》:「簙,局戲也。六箸十二棋也。……古者烏曹作簙。」參見「博戲 」條。《楚辭·宋玉·招魂》:「菎蔽象棋,有六簙些。」

【漢典】
【未集上】【竹】 簙·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2

簙 《康熙字典》

【未集上】【竹】 簙·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2

【廣韻】補各切【集韻】【韻會】【正韻】伯各切,𠀤音博。【說文】局戲,六箸十二棊也。【楚辭·招魂】菎蔽象棊,有六簙些。【註】投六箸,行六棊,故爲六簙也。【世本】古者烏曹作簙。【揚子·方言】簙謂之蔽,或謂之箘。秦、晉之閒謂之簙,吳、楚之閒謂之蔽。

又【類篇】匹各切。義同。 通作博。【論語】不有博奕者乎。

【漢典】
【卷五】【竹】

簙 《说文解字》

【卷五】【竹】
《說文解字》

局戲也。六箸十二棊也。从竹博聲。古者烏胄作簙。補各切

《說文解字注》

(簙)局戲也。六箸十二棊也。古戲、今不得其實。箸、韓非所謂博箭。招䰟注云。箟簬作箸。故其字从竹。从竹。博聲。補各切。五部。經傳多假博字。古者烏曹作簙。曹字依韵會。各本作冑。非。廣韵曰。出世本。

【漢典】

簙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po˧˥ 日语读音 SUGOROKU

客家话 [海陆腔] bok7 [客英字典] bok7 [台湾四县腔] bok7 [梅县腔] bok7粤语 bok3

近代音 中古音 幫母 鐸韻 入聲 博小韻 補各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鐸部 ;王力系统:幫母 鐸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簙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簙」 說文‧竹部「簙」
說文小篆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𥴮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𠒧(bo2)
    2. 䮂(bo2)
    3. 䟦(bo2)
    4. 髉(bo2)
    5. 脖(bo2)
    6. 侼(bo2)
    7. 彴(bo2)
    8. 鲌(bo2)
    9. 䞳(bo2)
    10. 壆(bo2)
    11. 䯋(bo2)
    12. 礴(bo2)
同部首
    1. 簶
    2. 籨
    3. 筬
    4. 䉀
    5. 筞
    6. 䈂
    7. 篃
    8. 篪
    9. 籡
    10. 箬
    11. 䉘
    12. 築
同笔画
    1. 䌛
    2. 騝
    3. 𠆜
    4. 㰅
    5. 䬒
    6. 䱒
    7. 蹟
    8. 繛
    9. 鎎
    10. 䉎
    11. 礊
    12. 㬧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