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jī

ㄐㄧ

部首 竹

部外 6

总笔画 12

䈕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7B53

上下结构

314314113112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tftf|tgdf

hmjj

maae

88441

拼音 jī

注音 ㄐㄧ

部首 竹 部外 6总笔画 12

基本区 7B53笔顺 314314113112

筓 基本解释

● 筓

jī ㄐㄧˉ


  1. 同“笄”

英语 a hairpin on which the hair is bound at the back of the head. 15 of age

【漢典】
【未集上】【竹】 筓·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筓 《康熙字典》

【未集上】【竹】 筓·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廣韻】古奚切【韻會】【正韻】堅奚切,𠀤音雞。【說文】簪也。【禮·內則】十有五年而筓。【儀禮·士昏禮】女子許嫁,筓而醴之,稱字。【釋名】筓,係也。所以係冠使不墜也。【儀禮疏】凡筓有二種,一是安髮之筓,男子、婦人俱有。一是爲冠筓,皮弁爵弁筓,惟男子有而婦人無也。

又大夫、士與妻用象,天子、諸侯之后、夫人用玉爲筓。【詩·鄘風】君子偕老,副筓六珈。【周禮·天官·追師】掌王后之首服,爲副編次,追衡筓。

又地名。【左傳·成二年】師次于靡筓之下。【註】靡筓,山名。【括地志】靡筓山,一名磨筓山。在蔚州飛狐縣東北百五十里。【水經注】筓頭山,在潘城南。

【漢典】
【卷五】【竹】

↳笄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筓”字头,请参考“笄”字:)
【卷五】【竹】
《說文解字》

簪也。从竹幵聲。古兮切

《說文解字注》

(筓)兂也。兂各本作簪。今正。兂下曰:首筓也。俗作簪。戴氏曰:無冠筓而冕弁有筓,筓所以貫之於其左右,是以冠無之。凡無笄者纓。冕制:延前圓垂旒,後方。延有紐,自延左右垂,筓貫之以爲固。紘以組,自頤屈而上,左右屬之筓,垂其餘。凡冕弁筓,有筓者紘。記曰:天子冕而朱紘,諸侯冕而靑紘。士冠禮:皮弁筓,爵弁筓,朱組紘纁邊。从竹幵聲。古兮切。古音在十二部。

【漢典】

筓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i˥ 韩语罗马 KYEY现代韩语 계越南语 kê

客家话 [沙头角腔] gi5 [客英字典] gi1 gi5 [海陆腔] gi5 gi1 [宝安腔] gi5 gi1 [台湾四县腔] gi5 gi1潮州话 gi1

韵书 中古音
【漢典】

筓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日本
异体字
䈕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賫(ji1)
    2. 𠔐(ji1)
    3. 緝(ji1)
    4. 𠓪(ji1)
    5. 唧(ji1)
    6. 嗘(ji1)
    7. 奇(ji1)
    8. 魕(ji1)
    9. 機(ji1)
    10. 癪(ji1)
    11. 樭(ji1)
    12. 羁(ji1)
同部首
    1. 䇧
    2. 篖
    3. 算
    4. 箉
    5. 箷
    6. 䈼
    7. 節
    8. 笜
    9. 笠
    10. 籕
    11. 籖
    12. 籐
同笔画
    1. 幁
    2. 颍
    3. 焚
    4. 椒
    5. 趃
    6. 䛌
    7. 㖹
    8. 皖
    9. 渾
    10. 㞇
    11. 揍
    12. 䛏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