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shāo

shào

ㄕㄠ

ㄕㄠˋ

部首 禾

部外 7

总笔画 12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7A0D

左右结构

312342432511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tieg

hdfb

mfkq

29927

拼音 shāo shào

注音 ㄕㄠ ㄕㄠˋ

部首 禾 部外 7总笔画 12

统一码 7A0D笔顺 312342432511

常 通 标

稍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稍

shāo ㄕㄠˉ

     ◎ 本义为禾末,引申为略微:~~。~微。~许。~纵即逝。

其它字义


● 稍

shào ㄕㄠˋ

     ◎ 〔~息〕军事或体操的口令。

英语 little, slightly; rather

德语 ein wenig, ein bisschen, ein Augenblick

法语 un peu,légèrement

© 汉典

稍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稍 shāo

〈名〉

(1) (形声。从禾,肖声。本义:禾末)

(2) 同本义 [tip of standing grain]

稍,出物有渐也。——《说文》。按,此字当训禾末,与秒为谷芒者别。

(3) 又如:稍秣(给牛马吃的草料)

(4) 泛指事物的末端,枝叶 [tip;the thin end of a twig]。如:稍芟(指树枝芦荻等塞河之物);稍房(亦作“梢间”、“梢房”。距主房较远的房间);稍瓜(菜瓜)

(5) 俸禄,官吏的薪水 [an offical's salary]

均其稍食。——《周礼·内宰》。注:“吏禄禀也。”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之供。——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6) 又如:稍食(月俸,按月而给的廪食);稍饩(月俸,廪食);稍房(堆放稻粮的屋子)

(7) 赌本 [money to gamble with]。如:翻稍(翻本);稍物(做赌本的财物,金钱);稍长胆壮(赌本足,胆子大);稍挽稍(拿自己的赌资来博取别人的银钱)

(8) 用同“艄”。称船家 [boat man]。如:稍婆(船家妇女;撑船的女子);稍工(艄公);稍子(艄公;船夫);稍公(撑船的人,掌舵的人)

词性变化

◎ 稍 shāo

〈副〉

(1) 逐渐 [gradually]

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史记·秦楚之际月表》

稍,渐也。——《汉书·郊祀志》集注

渐渐,犹稍稍也。——《一切经音义》

吏稍侵辱之。——《汉书·周勃传》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唐· 柳宗元《三戒》

其后稍蚕食魏。——《史记·魏公子列传》

(2) 又如:稍杀(渐衰;稍差)

(3) 略微;稍微 [a little;slightly]

稍,稍小也。——《广雅》

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4) 又如:稍姑(稍微,姑且);稍胜一筹;稍息(略微休养生息;略微停止;小憩;歇息一会儿);产品的质量稍差了些,要注意保证质量;这大衣稍长了一点

(5) 表示范围,相当于“只”、“但” [but]

山豁何时断,江平不肯流。稍知花改岸,始验鸟随舟。——杜甫《陪王使君晦日泛江》

(6) 随即,不一会 [immdiately]。如:稍稍(随即,已而)

(7) 表示程度深,相当于“颇”、“甚” [very]

姐姐稍亲文墨,君瑞博通今古。——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 稍 shāo

〈动〉

用同“捎”。顺带寄、带[bring]。如:稍带(携带);稍驮(装载在牲口背上);稍袋(装粮食的口袋)

◎ 稍 shāo

〈形〉

(1) 小 [small]

凡王之稍事,设荐脯醢。——《周礼·天官·膳夫》

(2) 另见 shào

常用词组


稍后稍绿稍稍稍胜一筹稍微稍为稍许稍纵即逝
 

基本词义


◎ 稍 shào

另见 shāo

常用词组


稍息
© 汉典

稍 國語辭典

稍ㄕㄠshāo
副
  1. 略微。如:「请稍候」、「稍纵即逝」。

  2. 颇、甚。《文选·江淹·恨赋》:「紫台稍远,关山无极。」唐·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诗:「谪居安所习?稍厌从纷扰。」

  3. 已经。唐·赵冬曦〈和尹懋秋夜游灉湖〉诗二首之一:「山暗云犹辨,潭幽月稍来。」

  4. 正、方才。宋·陈师道〈寄晁无斁春怀〉诗:「稍听春鸟语叮咛,又见官池出断冰。」

名
  1. 俸禄。《仪礼·聘礼》:「赴者至,则衰而出,唯稍受之。」汉·郑玄·注:「稍,廪食也 。」

  2. 钱财、赌本。《喻世明言·卷二一·临安里钱婆留发迹》:「公子宽坐,容在下回家去,再取稍来决赌何如?」

  3. 姓。如汉代有稍腾。

稍ㄕㄠˋ​shào
  1. (一)​之又音。

© 汉典
【午集下】【禾】 稍·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7

稍 《康熙字典》

【午集下】【禾】 稍·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7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所敎切,音哨。【說文】出物有漸也。【儀禮·聘禮】惟稍受之。【註】稍,廩食也。【疏】以其稍稍給之,故謂米廩爲稍。

又【廣韻】均也,小也。【周禮·天官·小宰】凡王之稍事。【註】鄭司農云:非日中大舉時而閒食,謂之稍事。一說有小事而飮酒。

又【韻會】漸也。【韓愈·答柳柳州食蝦蟆詩】余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

又【周禮·地官·稍人註】距王城三百里曰稍。【疏】案載師家邑任稍地,在三百里內,故云。

又【集韻】【韻會】𠀤山巧切,音梢。亦漸也。

又【集韻】師交切,音筲。稅也。

© 汉典
【卷七】【禾】

稍 《说文解字》

【卷七】【禾】
『說文解字』

出物有漸也。从禾肖聲。所教切

『說文解字注』

(稍)出物有漸也。漸依許當作?。漸行而?廢矣。稍之言小也、少也。凡古言稍稍者皆漸進之謂。周禮。稍食、祿稟也。云稍者、謂祿之小者也。从禾。肖聲。所敎切。二部。

© 汉典

稍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ʂɑu˥; ʂɑu˥˧ 唐代读音 *shràu日语读音 YOUYAKU YAYA韩语罗马 CHO现代韩语 초

客家话 [陆丰腔] siau3 [客英字典] sau1 sau5 [沙头角腔] sau1 [东莞腔] siau1 [海陆腔] sau1 [梅县腔] sau1 [台湾四县腔] sau1 [宝安腔] sau1 [客语拼音字汇] sau3 seu3粤语 saau2

近代音 審母 蕭豪韻 上聲 稍小空;中古音 審生母 效韻 去聲 稍小韻 所敎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豪部 ;王力系统:山母 宵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稍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稍」 說文‧禾部「稍」 睡.秦120「稍」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弰(shao1)
    2. 旓(shao1)
    3. 艄(shao1)
    4. 捎(shao1)
    5. 萷(shao1)
    6. 髾(shao1)
    7. 䈰(shao1)
    8. 烧(shao1)
    9. 筲(shao1)
    10. 梢(shao1)
    11. 䈾(shao1)
    12. 鞘(shao1)
    13. 哨(shao4)
    14. 䏴(shao4)
    15. 娋(shao4)
    16. 佋(shao4)
    17. 少(shao4)
    18. 紹(shao4)
    19. 卲(shao4)
    20. 潲(shao4)
    21. 袑(shao4)
    22. 柖(shao4)
    23. 召(shao4)
    24. 䙼(shao4)
同部首
    1. 䅀
    2. 稜
    3. 䅬
    4. 䅣
    5. 稅
    6. 稶
    7. 䅜
    8. 䆀
    9. 䄬
    10. 穔
    11. 秼
    12. 程
同笔画
    1. 詝
    2. 韌
    3. 舒
    4. 揯
    5. 𠌍
    6. 痢
    7. 兟
    8. 㗎
    9. 㪏
    10. 嵏
    11. 鈊
    12. 琳
初中古诗词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明·魏学洢 《核舟记》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明·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明·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明·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