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lì

ㄌㄧˋ

部首 禾

部外 5

总笔画 10

𥤀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79DD

左右结构

31234312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tty

hdhd

mfmf

22994

拼音 lì

注音 ㄌㄧˋ

部首 禾 部外 5总笔画 10

基本区 79DD笔顺 3123431234

秝 基本解释

● 秝

lì ㄌㄧˋ


  1. 稀疏均勻貌。《説文•禾部》:“秝,稀疏適秝也。”
  2. 用同“曆”。《清史稿•魏僖傳》:“(邱維屏)晚為秝數、《易》學及泰西算法。”

英语 (Cant.) excessively thin

【漢典】
【午集下】【禾】 秝·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5

秝 《康熙字典》

【午集下】【禾】 秝·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5

【唐韻】【集韻】𠀤郞擊切,讀若歷。【說文】稀疏適也。凡歷曆等字從此。 或作𥤀。

【漢典】
【卷七】【秝】

秝 《说文解字》

【卷七】【秝】
『說文解字』

稀疏適也。从二禾。凡秝之屬皆从秝。讀若歷。郎擊切

『說文解字注』

(秝)稀疏適秝也。各本無秝字,今依江氏聲、王氏念孫說補。適秝。上音的,下音歷,曡韵字也。玉篇曰:稀疏厤厤然。葢凡言歷歷可數,歷錄束文者當作秝,歷行而秝廢矣。周禮遂師,及窆抱磿。鄭云:磿者,適歷,執綍者名也。遂人主陳之,而遂師以名行挍之。賈公彥云:天子千人分布於六綍之上,稀疏得所,名爲適歷也。王氏念孫廣雅疏證云:子虚賦、七發、楊雄蜀都賦、南都賦、論衡譴告篇、嵇康聲無哀樂論皆云勺藥。伏儼、文穎、晉灼、李善皆說是調和之名。上丁削反,下旅酌反。勺藥之言適歷也。周禮注及說文皆云適歷。說文厤字下云治也,𤯍字下云調也。凡均調謂之適歷。从二禾。禾之疏密有章也。凡秝之屬皆从秝,讀若歷。郎擊切。十六部。

【漢典】

秝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li˥˧ 日语读音 NARABU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lit8 let8 [客英字典] lit8 [海陆腔] lit8 let8粤语 lang3 lik6 ling3潮州话 lêh8

近代音 中古音 來母 錫韻 入聲 靂小韻 郎擊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錫部 ;王力系统:來母 錫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秝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秝」 林1.18.14合17612「秝」 說文‧秝部「秝」
「秝」 金396
甲骨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𥤀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娳(li4)
    2. 銐(li4)
    3. 蒞(li4)
    4. 丽(li4)
    5. 䔉(li4)
    6. 䰛(li4)
    7. 㤡(li4)
    8. 䴄(li4)
    9. 瓅(li4)
    10. 壢(li4)
    11. 䟏(li4)
    12. 厯(li4)
同部首
    1. 稤
    2. 私
    3. 称
    4. 穧
    5. 䄶
    6. 秣
    7. 稧
    8. 穔
    9. 秊
    10. 稗
    11. 䅞
    12. 稩
同笔画
    1. 婲
    2. 晊
    3. 尃
    4. 诿
    5. 原
    6. 䣧
    7. 浲
    8. 振
    9. 奘
    10. 砺
    11. 𠉨
    12. 恣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