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禮治(礼治)

拼音 lǐ zhì

注音 ㄌㄧˇ ㄓˋ

禮治 词语解释

解释

◎ 礼治 lǐzhì

[the operation of government through social institutions; rule of the rites] 以礼仪制度和道德为准则,统治人民、处理国事,这是先秦儒家的政治主张

© 汉典

禮治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礼治

  • 礼治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以礼治国的思想学说。“礼治”与“法制”相对应。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礼同仁是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制度的形成,奴隶社会的礼已逐渐废除。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为重视“礼”,他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他认为礼使社会上的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封建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理至
      2. 理致
      3. 禮秩
      4. 禮贄
      5. 禮至
      6. 理智
      7. 禮制
      8. 利趾
      9. 禮贄
      10. 離志
      11. 蒞止
      12. 吏職
      13. 理喻
      14. 理由書
      15. 理鬍子
      16. 理固當然
      17. 理心
      18. 李陵臺
      19. 揚擲
      20. 匠質
      21. 壙志
      22. 囚桎
      23. 遝來麕至
      24. 倒置
    相关词语
      1. 禮尚往來
      2. 禮學
      3. 禮單
      4. 禮金
      5. 禮待
      6. 禮俗所拘
      7. 進禮
      8. 射禮
      9. 大禮
      10. 稽禮
      11. 首映典禮
      12. 饋禮
      13. 治聲
      14. 治朝
      15. 治體
      16. 治定
      17. 治產
      18. 治安策
      19. 轄治
      20. 推治
      21. 通治
      22. 安克拉治
      23. 鉤治
      24. 善治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