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禁鼓

拼音 jìn gǔ

注音 ㄐㄧㄣˋ ㄍㄨˇ

禁鼓 词语解释

解释
设置在宫城谯楼上报时的鼓。
-----------------
国语辞典
禁鼓jìn gǔㄐㄧㄣˋ ㄍㄨˇ
  1. 都城晚间用以报时的更鼓。《水浒传.第五六回》:「早听得谯楼禁鼓,却转初更。」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从来这春夜值千金价。早听得禁鼓报初更罢。」

© 汉典

禁鼓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禁鼓

  • 宵禁的击打的鼓。“宵”,夜晚、晚上。“禁”,禁止。
  • 原来古代所有驻有官府机构的城市在晚上都是要实行宵禁的。这是历代法律的严格规定。唐朝的法律就规定有“犯夜”的罪名。唐朝的《宫卫令》规定:每天晚上衙门的漏刻“昼刻”已尽,就擂响六百下“闭门鼓”;每天早上五更三点后,就擂响四百下“开门鼓”。凡是在“闭门鼓”后、“开门鼓”前在城里大街上无故行走的,就触犯“犯夜”罪名,要笞打二十下。如果是为官府送信之类的公事,或是为了婚丧吉凶以及疾病买药请医的私事,才可以得到街道巡逻者的同意后行走,但不得出城。
  • 明清的法律把这一条改为“夜禁”。规定更加明确,一更三点敲响暮鼓,禁止出行;五更三点敲响晨钟后才开禁通行。在二、三、四更在街上行走的,笞打四十下(京城五十下);在一更夜禁后、五更开禁前不久犯夜的,笞打三十下(京城四十下)。疾病、生育、死丧可以通行。
  • 为了实施宵禁,每个驻有官府的城市一到晚上,就要锁上城门,禁止出入城市。城门的钥匙也要交到地方官的内衙,到了清代就必须要交给地方驻军长官收执,即使是城里的最高级文官晚上有紧急公务要出城,也要向驻军长官申领钥匙。同时在大街交叉路口上也要拦起栅栏,栅栏开有门,门口有关卡,设有类似于现代岗亭的“卡房”,由官府的衙役看守,不准通行。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燼骨
      2. 进股
      3. 近古
      4. 进鼓
      5. 晉鼓
      6. 進股
      7. 靳固
      8. 金谷
      9. 紧固
      10. 烬骨
      11. 禁錮
      12. 燼骨
      13. 进呈
      14. 进退
      15. 进履圯桥
      16. 近交远攻
      17. 近朝
      18. 盡實
      19. 髓骨
      20. 麗古
      21. 潁谷
      22. 临谷
      23. 野谷
      24. 刊心刻骨
    相关词语
      1. 禁园
      2. 禁楄
      3. 禁山
      4. 禁筦
      5. 禁诃
      6. 禁烟
      7. 讥禁
      8. 網禁
      9. 入竟问禁
      10. 失禁
      11. 土禁
      12. 軍禁
      13. 鼓搗
      14. 鼓揪
      15. 鼓鰓
      16. 鼓節
      17. 鼓响
      18. 鼓铸局
      19. 大鼓
      20. 李土鼓
      21. 揚鑼搗鼓
      22. 簫鼓
      23. 引鼓
      24. 拨浪鼓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