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礼乐(禮樂)

拼音 lǐ yuè

注音 ㄌㄧˇ ㄩㄝˋ

礼乐 词语解释

解释
礼节和音乐。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
-----------------
国语辞典
礼乐lǐ yuè ㄌㄧˇ ㄩㄝˋ
  1. 礼与乐。礼乃行为道德的规范,而乐能调和性情、移风易俗,二者皆可用以教化人民,治理国家。《礼记.礼器》:「礼也者,反其所自生;乐也者,乐其所自成。是故先王之制礼也以节事,修乐以道志,故观其礼乐而治乱可知也。」

© 汉典

礼乐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礼乐 (礼节和音乐)

  • 礼乐始自夏商,到周朝初期周公“制礼作乐”形成独有文化体系,后经孔子和孟子承前启后,聚合前人的精髓创建以礼乐仁义为核心的儒学文化系统,从而得以传承发展至今,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礼乐文化”,奠定了中国成为“礼乐之邦”,也被称之为“礼仪之邦”。
  • “礼乐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创造了人类的辉煌。虽然现代工商业科技文明过分重视物质利益,使得传统的“礼乐文化”受到商业世俗文化的冲击,已失去古典纯朴的的本质精神。但是,传统的“礼乐文化”在今天还是能起到提升人类道德,使人们达到自我完善的作用。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礼乐文明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有其强大的生命力。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历阅
      2. 立约
      3. 历月
      4. 丽月
      5. 理至
      6. 理当
      7. 李时珍
      8. 理议
      9. 里海
      10. 里妇
      11. 九月
      12. 乔岳
      13. 泛越
      14. 歌悦
      15. 浚瀹
      16. 战越
    相关词语
      1. 礼秩
      2. 礼祠
      3. 礼文
      4. 礼飨
      5. 礼信
      6. 礼房
      7. 定礼
      8. 慢条厮礼
      9. 赡礼
      10. 由礼
      11. 赙礼
      12. 惇典庸礼
      13. 乐饥
      14. 乐都
      15. 乐之忘归
      16. 乐神
      17. 乐籍
      18. 乐案
      19. 清乐
      20. 遁乐
      21. 宫庭音乐
      22. 遨乐
      23. 平乐
      24. 贵乐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