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 详细解释
【廣韻】所加切【集韻】師加切,音紗。【廣韻】俗沙字。【集韻】沙,或作砂。○按《史記·孝武紀》:李少君言於上曰:竈則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爲黃金。丹砂,卽今硃砂也。《集韻》《韻會》於沙字下註亦作砂。《廣韻》幷斥砂爲俗字。惟《正字通》云砂類不一。《本草》朱砂性甘味寒。
又《廣輿志》:粵西慶遠府宜山縣產砂,生山北者曰辰砂,生山南者曰宜砂,地脉不殊,砂亦無別。
又縮砂蔤,其子一團八隔,如黍米,辛香可調食。今砂仁,卽縮砂子。
又硼砂,生西南番,分黃白二種。
又兔矢曰明月砂,亦名兔簟。
又蝙蝠矢曰夜明砂。《本草綱目》砂載玉石部,與水部沙音同義異,不宜合而爲一,此足正舊說之謬矣。
又叶蘇和切,音梭。【白居易詩】容光未消歇,恩愛忽磋跎。何意掌上玉,化作眼中砂。
【漢典】
(说文解字未收录“砂”字头,请参考“沙”字:)
《說文解字》
水石也。从水从少。水少沙見。楚東有沙水。,譚長說:沙或从尐。所加切。尐,子結切。
《說文解字注》
(沙)水石也。詩正義作水中散石,非是。水經注引與今本同。凡古人所引古書有是有非,不容偏信。大雅傳云:沙水旁也,許云:水散石。與毛不異。石散碎謂之沙,引伸之,凡生澁皆爲沙,如內則鳥沙鳴是。从水少。會意。水少沙見。釋其會意之恉。所加切。十七部。古音娑。從石作砂者,俗字也。古丹沙衹用此。楚東有沙水。此別一義也。水經注渠水篇曰:渠水,又東南流逕開封縣,睢渙二水出焉。右則新溝注之,卽沙水也。音蔡。許愼正作沙音,言楚東有沙水,謂此水也。
()譚長說:沙或从尐。少尐二字皆見小部。尐者,少也。
【漢典】
砂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沙」。
金文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