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瞒天过海(瞞天過海)

拼音 mán tiān guò hǎi

注音 ㄇㄢˊ ㄊㄧㄢ ㄍㄨㄛˋ ㄏㄞˇ

瞒天过海 词语解释

解释

◎ 瞒天过海 mántiān-guòhǎi

[cross the sea under camouflage;deceive as one who cheats boldly and cleverly;very clear and daring in deceiving others] 比喻采取欺骗手段,暗中进行活动

-----------------
国语辞典
瞒天过海mán tiān guò hǎi ㄇㄢˊ ㄊㄧㄢ ㄍㄨㄛˋ ㄏㄞˇ
  1. 比喻欺骗的手法很高明。明.阮大铖《燕子笺.第七出》:「我做提控最有名,瞒天过海无人问。」

© 汉典

瞒天过海 成语解释

瞒天过海

【解释】用欺骗的手段在暗地里活动。

【出处】清·无名氏《三十六记》:“瞒天过海。”

【近义词】掩人耳目、瞒天昧地、瞒上欺下

【反义词】实事求是、以诚相待、光明磊落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 汉典

瞒天过海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瞒天过海 (“三十六计”第一计)

  • 瞒天过海 :意思是瞒住上天,偷渡大海。比喻用谎言和伪装向别人隐瞒自己的真实意图,在背地里偷偷地行动。清代无名氏将“瞒天过海”收进其所编《三十六计》中,并作为“三十六计”的第一计。“瞒天过海”的计策,古时人们早有使用,而“瞒天过海”这一词语的形成,或与元初未知人士所撰《薛仁贵征辽事略》中薛仁贵设计让唐太宗渡海的故事有关。“瞒天过海”这一词语的最先使用,应不晚于明代末年。
  • 瞒天过海 (词语释义)

  • 【释义】比喻用欺骗的手段,暗中行动。清阮大铖《燕子笺·购幸》:“我做提控最有名,瞒天过海无人问,今年大比期又临,嗏,只要赚几贯铜钱养阿正。”如:他干的那些瞒天过海的勾当,骗得了别人,可骗不了我。另一例见于清朝如莲居士所著的《薛仁贵征东》 薛仁贵向尉迟恭献上一计好让天子过海征东,此计就是瞒天过海。即瞒着天子李世民,运用木船装扮成岛屿的样子,在李世民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过了海。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漫天过海
      2. 蛮酒
      3. 蛮音
      4. 悗密
      5. 蛮判官
      6. 蛮暴
      7. 鳗鲡
      8. 蠯醢
      9. 蜃醢
      10. 蜱醢
      11. 颊胲
      12. 亨醢
      13. 膍胲
    相关词语
      1. 瞒落
      2. 瞒怨
      3. 瞒哄
      4. 瞒天谎
      5. 瞒儿
      6. 瞒隐
      7. 奸不厮欺,俏不厮瞒
      8. 曲瞒
      9. 曹瞒
      10. 鄋瞒
      11. 贤瞒
      12. 遮瞒
      13. 海啸
      14. 海地
      15. 海蛤
      16. 海关
      17. 海怀霞想
      18. 海聚
      19. 玉海
      20. 笑海
      21. 腾海
      22. 观海
      23. 大海
      24. 洋海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