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相聲(相声)

拼音 xiàng sheng

注音 ㄒㄧㄤˋ ㄕㄥ

相聲 词语解释

解释

◎ 相声 xiàngsheng

[comic dialogue;cross talk] 曲艺的一种。按演员人数,其形式分为单口、对口、群口等,以说、学、逗、唱为其主要表现手段,通过幽默、滑稽的言语和表演引人发笑

-----------------
国语辞典
相声xiàng shēng ㄒㄧㄤˋ ㄕㄥ
  1. 一种曲艺。起源于北平,以引人发笑为特色,分说、学、逗、唱等表现手法,擅长讽刺。表演的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

英语 comic dialog, sketch, crosstalk

德语 humoristischer Dialog, Sketch (oft im Peking-Dialekt)​ (S)​

法语 dialogue comique, sketch

© 汉典

相聲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相声

  • 相声(Crosstalk),一种民间说唱曲艺。它以说、学、逗、唱为形式,突出其特点。著名相声演员有张寿臣,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 马季,侯耀文,苏文茂,郭德纲,岳云鹏等。
  • 中国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相声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始于明清,盛于当代。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以北京话为主。主要道具有折扇、手绢、醒目。表演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
  • 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天津师范大学为相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祥眚
      2. 庠生
      3. 象生
      4. 相勝
      5. 相生
      6. 像聲
      7. 巷野
      8. 向天而唾
      9. 象表
      10. 象尼
      11. 像閣
      12. 象黃
      13. 韁繩
      14. 脆生
      15. 全真先生
      16. 退步抽身
      17. 撙省
      18. 老畜生
    相关词语
      1. 相甲
      2. 相罵
      3. 相得恨晚
      4. 相對新亭
      5. 相連愛
      6. 相知
      7. 布衣卿相
      8. 梵相
      9. 拜相
      10. 巨相
      11. 獃相
      12. 鵲相
      13. 聲容宛在
      14. 聲度
      15. 聲鄉
      16. 聲明
      17. 聲氣
      18. 聲望
      19. 賦聲
      20. 一吠百聲
      21. 衆犬吠聲
      22. 暉聲
      23. 盛聲
      24. 入聲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