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盂兰盆(盂蘭盆)

拼音 yú lán pén

注音 ㄩˊ ㄌㄢˊ ㄆㄣˊ

盂兰盆 词语解释

解释
1.[梵uIIambana]意译为救倒悬。旧传目连从佛言,于农历七月十五日置百味五果,供养三宝,以解救其亡母于饿鬼道中所受倒悬之苦。见《盂兰盆经》。南朝梁以降,成为民间超度先人的节日。是日延僧尼结盂兰盆会,诵经施食。后亦演为仅具祭祀仪式而不延僧尼者。 2.指农历七月十五日用于超度亡人的供器。 3.旧俗用作占测气候的竹器。
-----------------
国语辞典
盂兰盆yú lán pén ㄩˊ ㄌㄢˊ ㄆㄣˊ
  1. 佛教用语。意为倒悬。指饿鬼道众生活在像被倒吊般的痛苦中。为梵语 Ullambana的音译。佛教徒于僧团结夏安居结束日(农历七月十五日)​,用丰盛的供品,供养三宝以救先人倒悬之苦,相传是出自目莲救母的故事,有「盂兰盆经」述说其事。在唐时,已将「盆」解为盛食物的器具,宋代民俗便演变成中元节祭祀祖先及占侯之物。用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面编织成一个盆碗形以放纸钱等物的器具,称为「盂兰盆」。除了作祭祀之用外,在焚烧后,看盆倒所向,也可以占气候。

© 汉典

盂兰盆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盂兰盆

  • “盂兰”是梵语,译作“倒悬”(人被倒挂),盆是指供品的盛器。佛法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舆车
      2. 余奇
      3. 余息
      4. 鱼龙阵
      5. 鱼酌
      6. 鱼牙
      7. 青湓
      8. 靑湓
      9. 蒛葐
    相关词语
      1. 盂覆
      2. 盂兰会
      3. 盂安
      4. 盂兰
      5. 盂方水方
      6. 盂兰节
      7. 盋盂
      8. 漱盂
      9. 银盂
      10. 槃盂
      11. 罨盂
      12. 吐盂
      13. 盆池
      14. 盆堂
      15. 盆罐都有耳朵
      16. 盆腔
      17. 盆花
      18. 盆成
      19. 玉女盆
      20. 淘盆
      21. 便盆
      22. 澡盆
      23. 脸盆
      24. 条盆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