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zhā

cǔ

ㄓㄚ

ㄘㄨˇ

部首 皮

部外 11

总笔画 16

齇 𤿚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76BB

左右结构

215315251115325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haec|hegb

ymdhe

ihlx

24247

拼音 zhā cǔ

注音 ㄓㄚ ㄘㄨˇ

部首 皮 部外 11总笔画 16

基本区 76BB笔顺 2153152511153254

皻 基本解释

● 皻

zhā ㄓㄚˉ


  1. 同“齇”。

● 皻

cǔ ㄘㄨˇ


  1. 皮肤粗糙皲裂。

英语 pimples, blotches

【漢典】

皻 國語辭典

皻ㄓㄚzhā
名
  1. 臉上或鼻上凸起的暗紅色小瘡。

【漢典】
【午集中】【皮】 皻·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1

皻 《康熙字典》

【午集中】【皮】 皻·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1

【廣韻】側加切【集韻】莊加切,𠀤音渣。【類篇】鼻上皰。【黃帝素問】勞汗當風寒,薄爲皻。【註】俗謂之粉刺。

又【正字通】紅暈似瘡,浮起。著面鼻者,曰酒皻。

又【五音集韻】采古切,音蔖。【博雅】皸皵,皻也。 【玉篇】今作齇。【類篇】通作𤿚。俗作皶。

【漢典】

皻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ʂɑ˥; tsʰu˨˩˦

客家话 [海陆腔] za1 [梅县腔] za1 [台湾四县腔] za1 [客英字典] za1粤语 zaa1潮州话 za1

近代音 中古音 照莊母 麻韻 平聲 樝小韻 側加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精母 模部 ;王力系统:莊母 魚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皻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齇
𤿚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查(zha1)
    2. 觰(zha1)
    3. 紥(zha1)
    4. 偧(zha1)
    5. 吒(zha1)
    6. 柤(zha1)
    7. 咋(zha1)
    8. 㗬(zha1)
    9. 潳(zha1)
    10. 扎(zha1)
    11. 査(zha1)
    12. 飵(zha1)
同部首
    1. 㿵
    2. 皸
    3. 㿴
    4. 㿬
    5. 㿯
    6. 皽
    7. 㿳
    8. 皮
    9. 㿸
    10. 㿪
    11. 㿲
    12. 皺
同笔画
    1. 勵
    2. 䤆
    3. 醓
    4. 殫
    5. 螊
    6. 橶
    7. 噮
    8. 髸
    9. 寰
    10. 隮
    11. 醙
    12. 䆱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