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登高

拼音 dēng gāo

注音 ㄉㄥ ㄍㄠ

登高 词语解释

解释

◎ 登高 dēnggāo

[ascend a height] 上到高处。也特指重阳节登山的风俗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唐· 李白《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
国语辞典
登高dēng gāo ㄉㄥ ㄍㄠ
  1. 登上高处。《礼记.曲礼上》:「听于无声,视于无形,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史记.卷二七.天官书》:「登高而望之,下属地者三千里。」

  2. 阴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盖本于此。」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汉典

登高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登高 (杜甫所作诗歌)

  • 《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 登高 (汉语词语)

  • 登高,意思是升至高处。出自《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三国魏阮籍《咏怀》之十五:“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明刘基《旅兴》诗:“登高望四方,但见山与河。”清·田兰芳《蓬莱道院(袁可立别业)待月诗》:“非君谁发登高兴,老向交游事事慵。”郁达夫《采石矶》:“这样的念了一句,他忽然动了登高望远的心思。”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燈篙
      2. 燈篙
      3. 灯捻
      4. 灯伞
      5. 燈宵
      6. 燈草席
      7. 燈光燦爛
      8. 燈臺不照自己
      9. 黏糕
      10. 輪膏
      11. 桔槔
      12. 條頭糕
      13. 伊臯
      14. 豊膏
    相关词语
      1. 登進
      2. 登歷
      3. 登望
      4. 登山運動
      5. 登蟾宮
      6. 登探
      7. 进登
      8. 豐登
      9. 答剌棱登
      10. 迷登
      11. 岁登
      12. 呆登登
      13. 高縆伎
      14. 高自标誉
      15. 高壓球
      16. 高耸
      17. 高架鐵路
      18. 高館
      19. 位卑言高
      20. 柏成子高
      21. 當塗高
      22. 视远步高
      23. 比天高
      24. 沖高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