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shā

ㄕㄚ

部首 疒

部外 7

总笔画 12

𤵌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75E7

半包围结构

413414412343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uiit

kefh

tvkm

00129

拼音 shā

注音 ㄕㄚ

部首 疒 部外 7总笔画 12

基本区 75E7笔顺 413414412343

标

痧 基本解释

● 痧

shā ㄕㄚˉ


  1. 〔~子〕麻疹的俗称。
  2. 中医指霍乱、中暑、肠炎等急性病:发~。

英语 cholera; colic

德语 Cholera (S, Med)

法语 choléra

【漢典】

痧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痧 shā

名

(1) 中医称霍乱、中暑、肠炎等急性病,又名“痧气”、“痧胀” [acute diseases such as cholera and sunstroke]

他两个又在路上中了暑,发了痧,不能赶路。——《文明小史》

(2) 疹子 [rash]。指皮肤出现红点如粟、以指循皮肤稍有阻碍的疹点。 清· 邵新甫在《临证指南医案》按语中说:“痧者,疹之通称,有头粒如粟。”

常用词组


痧子
【漢典】

痧 國語辭典

痧ㄕㄚshā
名
  1. 中醫上指中暑、霍亂、麻疹等疾病。如霍亂稱為「絞腸痧」、「弔腳痧」;麻疹稱為「痧子」。《文明小史·第四回》:「他兩個又在路上中了暑,發了痧,不能趕路。」

【漢典】

痧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ʂɑ˥ 日语读音 KORERA韩语罗马 SA现代韩语 사

客家话 [陆丰腔] sa1 [客英字典] sa1 [海陆腔] sa1 [梅县腔] sa1 [台湾四县腔] sa1 [宝安腔] sa1 [客语拼音字汇] sa1粤语 saa1

【漢典】

痧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𤵌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桬(sha1)
    2. 魦(sha1)
    3. 鎩(sha1)
    4. 挲(sha1)
    5. 閷(sha1)
    6. 㲚(sha1)
    7. 剎(sha1)
    8. 鯋(sha1)
    9. 摋(sha1)
    10. 唦(sha1)
    11. 髿(sha1)
    12. 裟(sha1)
同部首
    1. 瘯
    2. 疺
    3. 㿊
    4. 㽽
    5. 痂
    6. 癚
    7. 㿃
    8. 痄
    9. 癒
    10. 癠
    11. 癢
    12. 㾬
同笔画
    1. 稈
    2. 珷
    3. 媥
    4. 脻
    5. 赑
    6. 揆
    7. 幀
    8. 䏿
    9. 詍
    10. 筕
    11. 毱
    12. 税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