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瓷器

拼音 cí qì

注音 ㄘˊ ㄑㄧˋ

瓷器 词语解释

解释

◎ 瓷器 cíqì

[porcelain;chinaware] 细密的陶瓷器皿,质硬,半透明,白色,发声清脆,且无孔,以高岭土、石英和长石为常用的基本原料,经一次灼烧而成,主要用作餐具、假牙、电绝缘体和化学器皿

-----------------
国语辞典
瓷器cí qìㄘˊ ㄑㄧˋ
  1. 以瓷土烧制成的器物。一般烧制过程为以经过精选或淘洗过的瓷土为原料,坯质具半透明性,经摄氏一千二百至一千九百度的高温培烧。成品质地坚硬细致,叩之有金石声,表面上有玻璃质的釉,细腻富光泽。瓷器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特产,故中国有「瓷国」的称呼。也作「磁器」。

英语 chinaware, porcelain

德语 Porzellan

法语 porcelaine

© 汉典

瓷器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瓷器 (瓷质器物)

  • 瓷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烧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是中华文明展示的瑰宝。
  •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谢肇淛在《五杂俎》记载:“今俗语窑器谓之磁器者,盖磁州窑最多,故相延名之,如银称米提,墨称腴糜之类也。”当时出现的以“磁器”代窑器是由磁州窑产量最多所致。这是迄今发现最早使用瓷器称谓的史料。
  • 瓷器 (北京方言)

  • 瓷器,是老北京传统文化中的北京方言,形容词。特指两个人的感情像“瓷器”般坚固,紧密。意为“好朋友、好哥们”。
  • 北京话者说话的音域高于说普通话的人的音域。阴平、阳平调更高,上声的折调更加明显,去声的降调也更加强烈。带“儿”话音,是北京话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如“瓷器”的上升重音在“瓷”上不在“器”上,与普通话读音不同。
  • 在这个基础上衍生出的北京口语还有“板瓷”“倍儿瓷”“铁磁”“局器”等词汇。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辭氣
      2. 詞氣
      3. 磁器
      4. 祠器
      5. 词气
      6. 辞气
      7. 瓷漆
      8. 次妻
      9. 賜乞
      10. 磁器
      11. 辭氣
      12. 词气
      13. 辞屈
      14. 词境
      15. 辭紱
      16. 慈光
      17. 辞穷理屈
      18. 祠求
      19. 压契
      20. 拖日气
      21. 捕緝
      22. 祥氣
      23. 跴緝
      24. 奧氣
    相关词语
      1. 瓷罂
      2. 瓷宫
      3. 瓷实
      4. 瓷枕
      5. 瓷刻
      6. 瓷窑
      7. 绷瓷
      8. 繃瓷
      9. 功能陶瓷
      10. 虾青瓷
      11. 燒瓷
      12. 定瓷
      13. 器师
      14. 器甲
      15. 器长
      16. 器小易盈
      17. 器度
      18. 器識
      19. 紫砂器
      20. 刺吸式口器
      21. 御器
      22. 国家机器
      23. 降壓器
      24. 輕水式反應器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