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未收录“牜”字头,请参考“牛”字。)
【唐韻】語求切【集韻】魚尤切【韻會】疑尤切,平聲。【說文】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頭三封尾之形。【註】徐鍇曰:件,若言物一件二件也。封,高起也。【玉篇】黃帝服牛乗馬。【易·无妄】或繫之牛。
又【說卦】坤爲子母牛。【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牛曰一元大武。
又【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氣。【疏】月建丑,土能克水,故作土牛,以畢送寒氣也。
又樹化牛。【玄中記】千年樹精,化爲靑牛。始皇伐大樹,有靑牛躍出入水。
又官名。【周禮·地官】牛人,掌養國之公牛,以待國之政令。
又牽牛,宿名。【爾雅·釋天】星紀,斗牽牛也。【註】牽牛斗者,日月五星之所終始,故謂之星紀。
又天牛,蟲名。一曰天水牛。【爾雅·釋蟲】蠰齧桑註似天牛。
又紫金牛,藥名。見【本草綱目】。
又姓。【廣韻】微子裔,司牛父,子孫以王父字爲氏。【風俗通】漢有牛崇。
又人名。【史記·虞舜紀】瞽瞍父曰橋牛。
又叶音疑。【詩·小雅】我任我輦,我車我牛。叶下哉。哉讀將黎反。
【漢典】
(说文解字未收录“牜”字头,请参考“牛”字:)
《說文解字》
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頭三、封㞑之形。凡牛之屬皆从牛。語求切〖注〗徐鍇曰:件,若言物一件、二件也。封,高起也。
《說文解字注》
(牛)事也,理也。事也者,謂能事其事也。牛任耕。理也者,謂其文理可分析也。庖丁解牛,依乎天理,批大卻,道大窾。牛、事、理三字同在古音第一部,此與羊,祥也;馬,怒也;武也,一例。自淺人不知此義,乃改之云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與吳字下增之曰姓也,亦郡也,同一紕繆。像角頭三、封尾之形也。角頭三者,謂上三岐者象兩角與頭,爲三也。牛角與頭而三,馬足與尾而五。封者,謂中畫象封也。封者,肩甲墳起之處。字亦作犎。尾者,謂直畫下垂像㞑也。羊、豕、馬、象皆像其四足。牛略之者,可思而得也。語求切。古音讀如疑。凡牛之屬皆从牛。
【漢典】
牜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