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爆竹

拼音 bào zhú

注音 ㄅㄠˋ ㄓㄨˊ

爆竹 词语解释

解释

◎ 爆竹 bàozhú

[firecracker] 古时用火烧竹,毕剥有声,火花迸裂,称为爆竹。今人用纸卷火药,点燃发响,也称爆竹,或称爆仗

-----------------
国语辞典
爆竹bào zhú ㄅㄠˋ ㄓㄨˊ
  1. 古时以火燃竹,劈㕷作响,用以驱鬼。今则用纸卷裹火药做成,点燃引线就会炸裂,发出巨大声响,常在喜庆时燃放。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红楼梦.第五三回》:「一夜人声嘈杂,语笑喧阗,爆竹起火,络绎不绝。」也作「爆竿」、「爆仗」。近爆仗﹑炮竹

英语 firecracker

德语 Feuerwerk, Feuerwerkskörper, Schwärmer (S)​

法语 pétard

© 汉典

爆竹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爆竹 (爆竹、爆竿、炮仗、鞭炮)

  • 爆竹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没有火药和纸张时,人们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节日或喜庆日燃放,这种习俗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 在现代的传统节日、婚礼喜庆、各类庆典、庙会活动等场合几乎都会燃放爆竹,特别是在春节期间,爆竹的使用量超过全年用量的一半。
  • 爆竹 (汉语词语)

  • 爆竹,古时在节日或喜庆日,用火烧竹,毕剥发声,以驱除山鬼瘟神,谓之“爆竹”。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報珠
      2. 抱柱
      3. 保住
      4. 寶珠
      5. 包竹
      6. 报主
      7. 抱不平
      8. 報稱
      9. 暴投
      10. 報讎
      11. 抱牒
      12. 暴慝
      13. 衔烛
      14. 石火风烛
      15. 斪斸
      16. 苍朮
      17. 跋烛
      18. 傩逐
    相关词语
      1. 爆满
      2. 爆米花
      3. 爆片
      4. 爆發音
      5. 爆跳如雷
      6. 爆烞
      7. 塵爆
      8. 氣爆
      9. 氫爆
      10. 燈爆
      11. 起爆
      12. 花爆
      13. 竹浦
      14. 竹林七賢
      15. 竹节
      16. 竹笮
      17. 竹戶
      18. 竹齋
      19. 烟竹
      20. 丝竹
      21. 格竹
      22. 苦竹
      23. 龙公竹
      24. 棲梧食竹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